国家崛起_第五十八章 瞭望台行动(1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八章 瞭望台行动(14) (第2/2页)

  当然,当面的S军实力更强,其人员和装备的数量与D军相比大约达到了4:1的优势。

    既然拥有这巨大的优势,S军早已急不可耐地要发起进攻了。

    事实上,从希奥利艾起,S军就一直在后面追赶着D军,至少他们是这样认为的。而且在这几天,新的坦克和车组人员正源源不断地补充部队,使得之前严重受创的几支装甲部队都基本恢复了战斗力。

    一场恶战在所难免。

    9月17日清晨,S军经过了1个半小时的炮火准备后,400多辆坦克和装甲车一起冲向库尔迪加,意图以强大的装甲洪流一举突破D军的防线。

    在库尔迪加外围,四周都有大片的树林,在西南和东南两个方向还分别有海拔102、109高地可以做依托,但是,在城南方向,文塔河正好流经两个高地中间,再穿过库尔迪加市中心区,河的两岸有约3公里宽的平坦地形,从库尔迪加到南面的萨尔杜斯和斯克伦达的两条公路就是在文塔河两岸的地区通过。

    这样的地形条件非常适合装甲部队作战,S军只要沿着河流一直北上,就可以直接攻入库尔迪加。

    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这里也是整条防线的薄弱之处。

    负责该地防御的是D军第197步兵师的第596团,该团虽然构筑了大量的野战工事和一条反坦克壕,但是经过清晨凶猛的炮击后,反坦克壕遭到严重破坏,估计已起不了什么作用。一般的野战工事阻挡步兵尚可,应付坦克集群的冲击就很吃力了。

    对此,S军也是心里清楚的,所以才集中了400多辆坦克和装甲车冲击这里,后面还跟着约2000名步兵。

    只是,S军还没有几个人真正认识到空中力量对装甲集群的威胁究竟有多大。

    此时‘贝利’野战机场停驻着2个BF-109战斗机中队和1个JU-87俯冲轰炸机中队,这些飞机都可以很好地执行对地攻击任务。

    这个机场距离库尔迪加不过才区区40公里,这是一个非常理想的距离,因为D军这两种飞机最大的缺点就是航程偏短,在这么短的距离,意味着飞机升空后滞空时间就更长。

    当S军装甲集群突击后,第596团团长霍夫曼上校立刻请求空中支援。

    不一会儿,11架BF-109战斗机和5架JU-87俯冲轰炸机就飞临敌群上空,各机上都携带有4枚100磅的炸弹,这个级别的炸弹已对坦克构成致命的威胁。

    很快,各机纷纷进行超低空轰炸,大部分炸弹都准确命中目标,原本排着整齐战斗队形推进的S军装甲集群立刻混乱了起来,所有的战车都在想方设法躲避轰炸,装甲兵们都知道,如果被炸弹直接命中坦克薄弱的顶部,那是绝无生还的可能了。装甲车就更不用说了,被命中的话将直接炸成碎片,不过结果都一样。

    实际上,不仅是这些炸弹,就是飞机上装备的20MM机炮都对坦克薄弱的顶部装甲有致命的威胁。

    果然,数轮投弹后,机群继续盘旋在S军装甲集群的头上,不时进行低空扫射,只见又是一辆接一辆的坦克或是装甲车被击毁。仅过了10多分钟,在数公里长的突击路途上,已四处可见坦克和装甲车辆的残骸。

    S军损失非常惨重。

    战斗进行到现在,S军的飞机一直没有出现,那是由于在开战初期损失了太多的飞机和飞行员,而且主力在维斯瓦河东岸的战斗越来越吃紧,空军早已是左支右绌,实在抽不出力量支援这里的战斗。这样,第32、20集团军就只能靠自己。

    再说,这两个集团军本来就已具有压倒性的优势了。在这样的情况下,第32集团军司令克雷科夫上将和第20集团军司令列梅佐夫上将也实在不好意思再给空军太多压力。

    尽管没有空军的支援,克雷科夫上将坚信部队可以撕开D军的防线,所以尽管损失很大,但是依然没有半点让部队停下来的意思,其他剩余的装甲车辆继续向第596团的阵地冲去。

    只是战斗才刚开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