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崛起_第七十一章 燃烧的半岛(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一章 燃烧的半岛(3) (第2/2页)

0米距离内,还是对坦克有致命危险的。而37MM反坦克炮对付轻型装甲还行,对付T-34坦克则基本无效。

    对于D军来说,较有利的因素是由于地形条件限制,S军坦克只能延着仅有的一条公路推进,D军可以利用公路两边的高地居高临下攻击冒进的坦克。

    战斗再次打响后不久,第28团的官兵就发现,十多辆S军T-34坦克根本没有突进的意思,只是停在山脚下平射D军阵地,威胁很大。

    不一会儿,只见一个个机枪阵地被摧毁,D军渐渐被压制住了,S军步兵正漫山遍野爬上来。没有别的办法,维尔克团长只得下令配属该团的仅有的4门75MM无后坐力炮轰击T-34坦克,其他火炮也玩命地开火。

    战斗打得很激烈。这时,师部直属炮兵营的8门105MM无后坐力炮也开火了。这种火炮最大射程约8000米,是伞兵最重要的支援火力。康拉特师长把该营部署在空降场的树林边,在这里就完全可以支援第28、29团的战斗。

    这时,无后坐力炮的优点就充分发挥出来了。因为这种火炮发射前无需构筑预设阵地,可以说,随便一个地方,只有放稳炮身就可以发射,全重也仅有388KG,且炮架装有两个轮子,在平地上只需两个人都可以拉动,而105MM的炮弹对步兵来说威胁是非常大的,往往一炸就倒下一片。

    8门炮的齐射威力是很大的,特别是排炮。在前沿炮兵观察员的指示下,一轮又一轮的排炮轰击,硬是生生扼住了S军步兵潮水般的攻击。

    只是为了避开S军远程炮火的打击,所以直属炮兵营不得不频繁转移阵地,使得火力也减弱了一些,否则S军的伤亡更大。

    尽管这样,对第28团的伞兵已经是极大的帮助,始终牢牢地坚守着阵地。只是还没有有效的手段打击较远处的T-34坦克,伞兵们只能继续忍受坦克炮的猛烈轰击,损失很大。

    战斗打得的难解难分。

    除非空军再来助战,否则还真的不好办了。为此,康拉特师长已接连两次请求空中支援。16点36分,7架JU-87俯冲轰炸机终于来了。

    只见各机从高空几乎是笔直地俯冲下来,还发出这种飞机特有的令人胆寒的尖锐声音,直冲到仅有树梢的高度才投下炸弹,命中率高的出奇,很快就击毁了数辆T-34坦克,剩余的坦克都赶紧躲进树林里。

    转过头来的飞行员已经找不到T-34坦克了,于是纷纷把目标改为S军步兵,机载的7.92MM机枪在空战时比较吃亏,但对付步兵还是绰绰有余的,而且临走时还把本来用来对付坦克的炸弹通通丢到敌军步兵的头上。

    高地上的D国伞兵也抓住战机,用更猛烈的火力射击,特别是MG-34机枪,每次点射都至少有一名敌人倒下,不多时,S军都撤走了,消失得无影无踪。

    可是康拉特师长无论如何也高兴不起来,因为太阳快要下山了,天黑后,第4伞兵师将失去空中支援,而登陆部队还需4个小时才到达。另外D国最高统帅部虽然同意调第7伞兵师参战,不过该师目前还在集结之中。所以这最后的几个小时才是真正的考验。

    更为严重的是,第28团和第29团经过连番恶战,都急需支援。

    趁着战斗间隙,康拉特师长决定冒险动用警卫营,其中警卫1连和2连增援第28团,警卫3连和重武器连增援第29团,第27团由于地势最好,所受的攻击也最弱,所以还可以继续坚持。至于别列戈沃的警戒任务,只能交给通信连和从野战医院集中的213名伤势较轻的伤员共同负责。

    至此,第4伞兵师的最后一支成建制部队也开赴第一线了,就连师部的警卫力量也只好由后勤人员临时拼凑而成。

    就在这时,第27团的警通连连长科拉赫上尉带领全连赶到师部。

    原来,第27团团长海德上校知道师部已经空虚了,所以把团部的直属连派来归师部指挥。正愁兵力不足的康拉特师长当然痛快地留下这支部队。

    对于第4伞兵师来说,最难熬的时刻终于来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