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有怡_第二十二章 体察民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 体察民情 (第2/2页)

你说这女人哪一个不想得到恩宠了。”

    幼君抽回了手说:“万岁爷出巡身边只带了娘娘一个,娘娘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密贵人道:“这不是满足不满足的事儿,怪不得古诗上会说‘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你还小有些事未必会懂。你别看现在皇上宠我,这可没个准啊。三年五年的都是奢求了。”

    幼君在此时突然又想起她那已去的姑妈来,她和密贵人说:“或许住在深宫里的女人原本就不该奢望更多。她们的那个男人是装着天下的,能装着一个女人的空间太小太小。”

    密贵人听见了这句有些诧异的看了看幼君,这个年纪不到二十的女子如花般的年纪,却是如此的聪慧,仿佛已经洞穿了一切的世事。

    第二日一早便就出发了,依旧是一路浩荡的仪仗队伍,幼君依旧在密贵人的车中。胤祥骑着一匹大白马行驶在队伍的前列,两个弟弟紧跟在后面。昨天那个场面实在是太精彩了。胤祥自己也没想到会说出那样一番漂亮的话来。看来皇父似乎很满意的,可太子哥哥怎么没一点自己的建树,就将书本上的话套来套去的。胤祥心里觉得适然。走了不多远的路便到台庄了。

    大家落脚以后还没等歇息过来就有人来报有百姓前来进献当地各色有名目的食物。康熙道:“没想到朕出门一趟到底惊动黎民百姓了。传话下去,让大家都散了吧。”

    康熙又让太子传话下去请几个年老经事的老农来。这些老农怎么也没想过能一见圣面。康熙询问了一些农事生计,又命赐了宫中之物,老农们战战兢兢磕头拜谢。

    在台庄逗留了好几日,密贵人和幼君女眷们也得到了充分的休息。胤祥整日都伴御驾却很少和幼君独处。她正在翻看胤祥脱下的衣服,不知什么时候膀子上划出了一道长长的口子。幼君和巧彤说:“去把针线拿来。”

    巧彤笑道:“何必劳福晋亲自动手做这些琐碎的事,交给奴才们就好。”

    幼君道:“不过缝几针就好,坐着也是坐着。”

    巧彤便去取了针线来。幼君纫了针便开始缝制,缝了没几针觉得有些头晕。宝娟见状忙上来询问着:“福晋怎样?是不是不舒服?”

    幼君道:“也没什么。或许是坐了太久了。我出去走走。”

    巧彤起身说:“让奴才陪着福晋。”

    幼君摆摆手说:“没关系的,我想清静清静。那衣服还是等我回来再缝吧。”说着就出了门。这座府里有些静悄悄的,和前一处落脚的地方不同,他们住的这一带很少有人来打扰。只偶尔派人来传话传物。

    幼君走到一座假山石前,假山全是用太湖石垒就,造型有些光怪陆离。假山下是一个水潭,水很浅,养着些水草。幼君就站在假山前看了一会儿。突然听见假山后面有人说话。

    “没用的狗奴才,办个事也不会。本宫还带你们出来做什么,滚,有多远滚多远!”

    听声音似乎是太子的,幼君暗想康熙带着众人已经出去视察了他怎么没去。听刚才的话一定是在训斥下人。幼君想上前不方便,于是准备择路去别处。

    幼君走着走着,突然后面有人在叫她:“是十三弟妹,弟妹这上哪去?”

    幼君听见声音只得回头来见太子胤礽已经过来了,幼君只好屈礼说:“太子殿下吉祥。”

    胤礽笑道:“吉祥,吉祥。遇见弟妹真是凑巧。”

    幼君含笑着说:“可不是巧,太子爷今天没有和皇父一道出去么?”

    胤礽一脸的轻松,耸了耸肩膀说道:“一点意思也没有,脱了空在屋里躲一日是一日。我见十三弟这几天在皇父跟前随行很是忙碌,弟妹落了单怕是不习惯吧。”

    幼君道:“早也习惯了。更何况我跟来就是个累赘。他自然有自己的事要忙。”幼君突然觉得自己用不着解释那么清楚因此又福了福身子说:“不陪太子殿下了,臣妾还得去和娘娘说话去。”

    胤礽本想留住她的,却发现没个理由,因此张了嘴,发布出声音幼君就离开了。胤礽看见幼君一身粉紫的身影渐渐走远竟有些怅然若失。从他手里路过的女人不少,只是前面的这一位似乎和别的有些不同。胤礽自己也不清楚他的脸上已经挂上了一抹诡异的笑容来。他可是当朝太子,这天下将来都是自己的,有什么得不到的,有时候不过只需要点手腕和计谋而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