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兴大明_第四十四章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四章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第1/2页)

    朱翊钧微微的摇摇头,吃了两个烤红薯,刚才还把郑月蝉的那份鸡吃了现在肚子里涨涨的那还会饿呀。从回到舆上到现在,他的手一直揣在怀里抚摸着顺来的梳子,在寻思着要不要开这个口,一旦开口这陈太后答应或是不答应自己和她多会面临很大的问题,可要是不开口自己却又不甘心。

    陈太后当然能看出皇帝有心事,在挥手让宫女内侍全退出去后,从旁边的红泥小炉上亲自倒了杯茶放在了朱翊钧的面前,随即从舆壁上的雕花暗格中取出文房四宝放在了一旁的书案上,随即便练起字来。

    朱翊钧见陈太后并没有追问,心里更是患得患失,这时陈太后正写好意字,笑着叫他起来看看。朱翊钧只的起来走到书案前一看,却原来陈太后写了却是用瘦金体写了个大大的“静”字。朱翊钧那还看不出这陈太后看出了自己心绪不宁,再叫他把心静下来。

    陈太后也不看朱翊钧这孩子自小在自己身边长大,自己要说什么想必他也已经知道,只是这最近却是少见了许多,却是有了考校下他学业的想法:“皇帝,听说最近你跟这冯保在练字,这字最近可是有了长进?”

    朱翊钧练字可不是最近的事,早在启蒙没多久就开始练字了,只是当时主要还是太傅讲课,而陈太后所说的练字却是在最近,也就是在私自出宫给抓现行后,李太后把他的课业安排的越发的紧了,只是别的课业先生多在朝内任职没那么多时间,就安排了叫他跟着冯保练字。

    这时有人会疑问了这冯保不就是个太监,凭什么能让皇帝跟着他习字呢?其实大家不知道的是明朝的太监,很多人的学识不比朝中大臣们差,如果他们去科举,榜上有名的决不会在少数,更有不少人入三甲,而冯保就是其中之一。冯保如果不是阉人,怎么也能混个才子什么的,此人不但学识过人,为人圆滑,更是写的一手好字,最难的他还精通音律,平生最是爱收集古琴,名琴.而朱翊钧自小就是在他的指导下开始临帖练字的。

    所以说道字,朱翊钧还是有几分自信的。但下便笑着说道:“母后,这字长进说不上,最近这两天大伴从中书房取了梁武帝的《异趣帖》和宋太宗的《敕蔡行》这两帖,让朕练着。”

    陈太后两道秀眉微微一挑,眼睛在看了眼朱翊钧后便又垂下了,随后还是淡淡的说道:“这冯保挑这两帖也算是有心了,既然如此,哀家今天却是想考考我们的万岁爷了。”

    “母后你要考朕?”朱翊钧咧嘴一笑,在书法上怎么也能算是浸yin了快十年了,对这他还是很有把握的,当下就笑着说道:“要说这字,母后您尽管考来。”

    陈太后一如既往的淡淡的说道:“那哀家就考校了哦。”

    朱翊钧拍拍双手一弹衣袍下摆,摆出一副一本正经的摸样,很是大气的说道:“母后尽管考来。”

    陈太后见她如此做派,也凑趣的摆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摸样,在咳嗽了两声后问道:“请问万岁爷,宋太宗的《敕蔡行》依着皇帝的眼光看来这到底是不是宋太宗的真迹呢?”

    朱翊钧见陈太后问这个却是胸有成竹,当日他看到这帖的时候确实也有疑问,当时就问冯保,冯保却是笑而不答,让他自己去琢磨,说是那天琢磨透了,这对字的鉴赏力也算是能出师了。所以他这几天又是找文献,又是找来宋太宗御笔,在忙活了几天之后在前先天终于有了自己的答案。这时他侃侃而谈:“人说见字如见人,这想来是不错的。儿臣前阵子让人找来了不少宋太宗的御笔批复,又找到他的《淳化阁帖》,发现这宋太祖的字笔法隽永流连,十分洒脱,更有这几分杀戮果断之气,这于他早年行武出身,又有烛影父声之疑,十分相符。再观摩这《敕蔡行》,却是行间佈白疏朗得体,笔划纤细,写来墨韵流畅,潇洒清劲,有如飘藤荡柳之势,却是比那批复和《淳化阁帖》少了几分霸气,这于史书上描写的宋太宗的为人和形象不符。再用心仔细的赏析却能看到此帖略带着几许瘦而劲,秀而润。纵观北宋几代能写出这字体的只有宋徽宗,也只有他这个风雅皇帝才能写出如此飘逸的骨感的字体来。所以儿臣窃以为这因该是宋徽宗的真迹而不是宋太祖的。”

    这一番说辞,陈太后听了也不由频频点头,说的却是有根有据,这《敕蔡行》她当然也临过,而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