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鳌山灯会(下) (第2/2页)
快就灯火通明。只见广场的中间是一座气势磅礴的鳌山灯,郑月蝉实在难以想象在古代没有电的条件下,古人竟然能这么流畅的掌握点灯的时间。而这高达七层的鳌山灯足足有两层楼房那么高,通体熠熠生辉,璀璨莫名。而着灯中隐隐透着人影,一个个宫女在这灯中弹唱起舞,郑月蝉不禁感叹此情此景也只有天上宫阙才有此奢华。 朱翊钧那见过这等奇景,心里早就心痒难耐,就想要下楼赏玩,可估计到李太后和张居正此时多在旁边只能耐着性子站在着城楼上,指着午门西边广场的彩灯随口问道:“大伴,下面那些小的是什么灯?朕看着也新奇?” 冯保笑着答道:“这是按着宫里往年的规矩做的‘九曲黄河灯’以及‘二十四番花信灯’等。”要说这冯保的察言观色的能力在宫里他要称第一绝对没有人敢称第一,就在这几句话的时间内就看出了朱翊钧心思,马上就指着另一边说道:“万岁爷你再看那边,那是奴婢叫人仿着民间的花灯坐的,万岁爷您看,那里不但有各式花灯还有鸟灯,寿灯,虫灯,游鱼灯,走马灯……等等,那里的灯上奴婢还让人收集了民间的灯谜题在了上面。万岁爷要是有兴致可以下去猜猜,这要是猜中了那个这灯也就归谁了。” 朱翊钧马上顺着冯保的话头笑着说道:“大伴果然有心了。诸位既然冯公公安排了如此乐事,那朕今天也凑个趣,一会大家各自下楼去猜灯谜,谁要是猜的最多,朕就有赏。” 众位大臣一听便各自轰然下楼,张居正却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了下来。朱翊钧走上前问道:“先生怎么不下去赏灯猜灯谜?”
张居正一抱拳回道:“皇上,臣,老父过世至今,蒙皇上和太后看重夺情留任,平时虽青衣素食,但却是至今还未曾为其戴孝,今儿个要是再下去游乐那臣真是万死不足以赎罪了。” 朱翊钧默默的点点头,对这张居正深深的施下礼,说道:“先生,是朕考虑不周了。先生就在这歇着吧,要是觉着累了就回内阁值房歇息。现在虽然开春了但是这天气还是很冷,先生要多保重身体。” 张居正忙起身让在一边,避过了朱翊钧的礼之后,起身回礼,便告辞离去了。今天要不是这是皇上登基以来的第一次鳌山灯会他是绝对不会出现在这的。去年七月的那场‘夺情风波’之中他虽然是最后胜出了,可是伤敌一万自陨八千,自己多年来在士林中经营的名声却也是已毁得七七八八了,要是在这当口自己还下去游乐,那明天必然会有折子上来参自己。 所谓的‘夺情风波’发生在万历五年的七月。话要从头说起大家才会明白,话说是张居正再送走了老师徐阶,联手李太后,冯保,拱走了高拱,和孟冲之后凭借着,外相,内相**三位一体的势头开创了万历新政。期间三人的组虽然小摩擦不断但是谁多知道这个时候的他们是一条线上的蚂蚱谁也离不了谁。 可偏偏就在万历五年七月,张居正的老父张文明就过世了。按着大明的祖制,这父母去世,不管你做的官有多大也必须辞官回老家结庐守孝称之为‘丁忧’。张居正当时的心态非常的复杂,一方面他实行‘一条鞭法’来改革中兴大明的政治抱负虽然遭受了不少官员的抵制但在自己这首铺的强压下还是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这个时候自己要是回去‘丁忧’这必然会功亏一篑。这样的结果却是他不能接受的 冯保和张居正早在裕王潜邸的时候就交好,这么多年来两人一直一直联手度过了一次又一次的难关,自己又肩着东厂,这满朝上下对他恨之入骨的不在少数,要是少了张居正的压制自己很快就会步了当初孟冲的后尘。所以他很早就明白自己和张居正那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张居正去‘丁忧’对冯保来说绝对是个打击。 而李太后当然明白这张居正下野,冯保也必然会下台。她虽然有心想让自己的弟弟接替冯保的位置,但是她也知道现在还不是时候,李文进现在连字多还没认全,冯保这位置是坐不稳的。纵观现在的内衙,有能力的大太监当中也只有冯保对自己是最恭敬的,这样想来这张居正当然是不能去‘丁忧’的。 -------------------------------------- 一更送到! 花花等亲们送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