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兴大明_第五十四章张居正于夺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四章张居正于夺情 (第2/2页)

是有交易。他们又说:皇上之必须要留,和元辅之不能走,原因在哪里,只有通神的人才能知道了,那是不能告诉庸俗人等的。但是市井匹夫,说什么的都有,怎么想的也都有,你怎么能让这里面的重要意义家喻户晓,从而让大家闭嘴呢?

    张居正笑笑,打了这两人几下廷杖放回家养伤去。自己怎么也是首辅要有风度不是吗?

    如果说只是这两人的起哄,那么对张居正来说根本起不了多少影响,以为几下廷杖下去下面也该消停了。可谁知道接下来的人见他们给打了廷杖犹如打了鸡血般立马跳了出来,第二天的艾穆和沈思孝联名上疏,则完全撕破了脸皮的谩骂型的了,他们奏折里说:张居正若留下,那就是厚颜就列,遇到国家大典,是参加还是不参加?不参加吧,于君臣大义不合;参加吧,于父子至情不合。到那时不知陛下何以处居正,而居正又何以自处?陛下要留张居正,动不动就说为了社稷,那么社稷所重,莫过于纲常。元辅大人乃纲常之表,纲常不顾,安能顾社稷他们还公开指责张居正夺情违反道德,“位极人臣,反不修匹夫常节”;说他擅权无异于“宰相天子”;说他行为有类商鞅和王安石,道德和才学却远不如,说他是“愎谏误国,媚阉欺君”……

    一句话那就是张居正不交出权力,不去‘丁忧’那就是千古罪人。张居正这时也火了,这你人还有三分土性呢,自己这一国首辅给你们指着鼻子骂再补发火,还真当我是病猫?于是这两个人打屁股没讨到倒是得了个罢官。

    这时候那些想去讨打的言官在考虑成本了,在衡量之后基本上都开始保持沉默了。可还是有一个人继续跳了出来,这个人是刑部观政进士邹元标他义无反顾地将自己的奏疏呈上,矛头直指张居正的诸般过失。在他看来,张居正虽然有才有志,但学术偏隘,自用太甚,他的设施乖张,用刻深之吏、沮豪杰之才等行为,不胜枚举,何况朝中除他以外,也不是没有能人。张居正自称非常之人,其实亲丧不奔,别人视他为禽彘。

    这样的言论再次出来挑战张居正的脾气。这时候的张居正却是在也不顾不保全自己的名声了,因为他知道这件是拖的越久,对自己就越不利。当下对于这个邹元标就处以廷杖,并革去功名发配戍都匀卫充军。

    至此张居正的‘夺情’风波才在给他镇压下去。在整个‘夺情’风波中打击对他最大的却是他的门人,同乡,还有他所提拔的官员,次辅吕调阳不但是他举荐入的内阁当了次辅更是他的同乡,而吴中行和赵用贤是他的门生,艾穆和沈思孝他们却是吕调阳的的门下。而这邹元标却是何心隐的学生。张居正和何心隐早年认识虽然两个人的政治观念相去甚远,但是对于他的学问张居正却是由衷的佩服,而现在整个事情虽然是平息下去了,可张居正知道自己已经给自己留下了隐患,而这一切他别无选择。

    朱翊钧看这张居正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午门的城楼上,他当然也知道这‘多情’给他留下的伤害有多大可这就是政治。冯保见朱翊钧的神色有几分落落寡欢,便说道:“万岁爷,您要是再不下去猜灯谜,保不齐一会就没灯谜可猜了。”

    “灯谜?是啊,灯迷,大伴,你陪朕猜灯谜去!”朱翊钧一下子又兴奋起来了,接着又转过身对着帘后的两宫皇太后说道:“两位母后,咱们一块儿去猜灯谜,好吗?今儿个朕要玩个痛快。”

    “好,依你!”陈太后两眼含笑,在吩咐内侍取罩沙过来的同时让他去下面交代下,让郑月蝉自己先玩。

    李太后望着坐在楼堂角落里发呆的武清侯李纬,心里一阵发酸,知道父亲是因为前段时间丢了官职的事还没想通,这个时候她还那有心情去陪着朱翊钧猜灯谜,便说:“jiejie既然陪着钧儿去了,那meimei就偷个懒,在这坐会jiejie你看可好?”

    陈太后说道:“也好,meimei要是累了就先回宫休息去,这里更深露重的,要是着了凉得了风寒,那就不好了。”

    朱翊钧接口说道:“母后要不,朕让人先送你回去?”

    -------------------

    成绩不怎么好!

    花花感觉到动力不足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