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仙女_20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01. (第1/2页)

    “难道,文人,这所谓是社会文明的带头人,就应当一直互相厮杀下去吗?”

    “惟有像这一位大文人这样的,懂的爱,懂的怜悯,懂的感恩,懂得宽容,文人才不至互相厮杀。”

    当他俩离开那,走出几步,要走去卖这一位已亡人所写的书的书摊时,陶梅对温腾飞说:

    “老先生的坟墓也太过温陋了,连那五色巨石墓碑也不加雕饰。”

    “这也是对这位大文豪淡泊风格所做的肯定吧;老先生是生前一生淡泊、一生承受苦难;而仙逝后也一样是淡泊,还在承受苦难啊!”

    “你看到了吗?猪还在坟头上拉了大便。”

    “看到了,每一次都是这样的,可这是畜生呀。”

    “可是,这里的人还用他来赚钱。”

    “这更不奇怪,现在不是有人在鲁迅巴金这样的老一辈大文豪的头上拉大便以制造噱头吗?”

    “这就同畜生无异了!”她不禁骂了一句。

    他俩在那的书摊买了很喜爱的、。虽然这些书,陶梅的家里就有,还不知读过了多少遍,但还是买了一套,以示作纪念,而更是对这位已亡人的著作有着说不完的钟爱,也是对这位已亡人有着说不完的怀念和敬重。

    当他俩再次向这位已亡人行了注目礼离开时,刚才还是曚曚昽昽的天气,突然间夕阳就染红了半边天。这就好像是那位已亡人的在天之灵向他俩祝福来着。

    在人头涌动的混乱的老城的街道上,声嘶力竭的叫卖声,一阵声浪盖过一阵声浪。<>

    陶梅看街景的心境都被这样的叫卖声冲撞得无影无踪了。况且,她还在为坟头上的猪大便在生闷气;她就一点好心情都没有了,一路走一路默默无言。

    “你还在为坟头上的猪大便伤心是不是?”温腾飞看出了她的不愉快。

    “哎,这些人怎么糟蹋起已故的大师了。大师的一生都是飘着荷花香的呀!大师的一生可是爱着每一个人的呀!大师的一生是执着美好的啊!人们这样对大师,大师的在天之灵也是不得安宁的呀!”

    “每一次到这,看到这个样子,我心里也都是很难受的。”

    吃过晚饭,就是自由活动的时间了。温腾飞就带她去看苗人表演上刀山过火海。一路上,他都是把她紧紧地搂住,像是担心一松开手就会把她弄丢了似的。她感到他的身体很暖很暖,又感到他的身体是那样强壮有力;她就产生了一股莫名其妙的冲动;她就紧紧地抓住他那有力的手臂,让自己的身体紧紧地贴住他的身体。

    他俩还未到那,远远就听到那远处锣鼓喧天了;一路上都是看到往那涌去的人群。

    在苗人表演的地方,真是人声鼎沸。只见在那立着的一个架子上,一把把横排着的长刀闪闪发亮;堆得很高很大的柴火已烧起来了,火焰烘腾腾的,映红了青山,映红了沱江水。

    他俩选了一个地方站好后,温腾飞问陶梅,你看过这种表演吗?

    “我长到这么大还没看过;只是听到过有这种表演,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好像只是一种传说。”陶梅回答。

    “等一下,你就会看到究竟是传说还是真实的了。”

    温腾飞一说完这句话,表演就要开始了。<>只见一位身强力壮的光着双脚的苗人从一位女看客的头上拔下一缕头发,放在将要爬的大刀锋利的刀刃上用力一吹,那一缕头发就断成了两节。这令所有的看客都不禁惊奇地发出了“哇”的一声。那苗人接着搓了搓手,就像猴子那样从“刀山”上“唰、唰、涮……”的几下子就爬到了顶,然后又“唰、唰、唰”地爬了下来。

    陶梅担心他会双脚双手都被大刀划破,一直悬着那颗“呯呯”而跳的心。看到那苗人一落了地之后,举起了手和翻过脚板让大家查看,毫发无损,她那颗一直悬挂着的心这才放了下来。

    她刚刚回过神来,另一个表演接着就要开始了,那是过火海。只见另一位苗人,也是双脚赤裸裸的,穿着短裤子,先是从火堆里扒出一个犁铧,让看客验证它的热度。看客把纸巾一接触到犁铧,马上就着火了。他这是让每一个在场的人相信,它的温度是很高的,一点也不会假的。然后,他就用嘴去把那犁铧叼了起来在转圈,好让在场的每一位看客看得清清楚楚。这位苗人一放下犁铧,就在火堆上面来回地走了两趟也是毫发无损。

    她看得都眼花缭乱,更是心惊胆跳。从始到终,她都惊愕得把温腾飞紧紧的搂住,而他把她搂得更紧。

    表演很快就结束了,在回头走的路上,温腾飞一样是把陶梅紧紧地搂着走。她一样是紧紧地抓住他的手臂,可心还是在“呯、呯”地跳。下半场的表演可是比上半场的表演要危险得多呀!她是一个学医的,看得出,走过那红通通的碳火,万一有烧伤,那苗人的双脚就要废了。

    “这些表演不会作假吧?”陶梅问。

    “绝对不会。”

    “我想,还是假的好。

    “但谁都愿看真的。”

    “万一有闪失,那苗人就算是废了。”

    “我相信不会发生这样的事的;在他们的乡下里,听说也是经常这样表演的。<>”

    “难道真的有神助?”

    “一个民族的文化真的博大精深;有些东西,在外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没办法做到的,可他们干起来却是得心应手的。就连我们羌族的一些文化,在外人看来也是不可思议的。可那是几千年以来,一个民族的精髓,舍弃了,这个民族的精神也就不复存在了。就好像我们的祖先大禹治水,后人都是把他这人和他所做的一切,作为神话来传说的;而在我们民族中却把他看成是真真实实的人,真真实实的事。他的后人也是我们的祖先,还在都江堰这样的至今还在发挥着作用的水利工程中,作了不少贡献。如果不是有这样的工程还在眼前,人们不一样是把这事只做为传说吗?”

    “哦,大禹,我很小时,就听父亲说过了;读书后,看了他的故事,一样也是把他这人这事作为神话的;想不到他的后人还真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