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51章 树上开花:布局迎国师 (第2/2页)
案录递到王则面前,刘炎才再开口笑着对他说道:“大人您请看,这是某家那大同纸坊前日刚刚造出新式白纸。您看一看,上面的字迹可有不清楚之处?” 接过刘炎递到他面前这卷纸时,王则脸上依然写满不相信。然而当他将这卷纸接到手中、慢慢打开看到上面清晰可见、出自刘炎之手那一行行的独创“楷书”字体时,王则脸上迅速变成了兴奋神色。 飞快连翻几页审案录之后,王则一手紧攥住那卷纸,另外一只手一把抓过了刘炎的手,几近癫狂地大声喊道:“先生真乃旷世奇才、真乃旷世奇才也!这纸真是白如玉呀!这字也真是看得真切无半分不清呀!先生奇才呀!” 对于他的表现,其实刘炎早就预想到了。试想在纸都是黑的时代里,突然见到这样白如雪一般的纸。再看到上面用墨写出字是那样清晰,无论是谁都会兴奋异常。 预知其形,刘炎露出了标志性微笑:“那大人以为,若以这白纸如这几卷本县审案录一般去为国师大人复录几十、乃至上百卷〈七略〉。他看到以后,还会因纸乃广为如厕用,而不屑甚至不愿他的著作,承于纸上、广授八方吗?” “当然不会、当然不会不愿意了!”说话间重新双手捧起审案录,王则象得了至宝一般轻轻翻着,口中念念道:“如此纤柔,堪比细布。如此白净,洁胜羊脂。这上面的字,又是如此清晰。国师大人万不会拒绝、没有理由拒绝用此天赐奇物助他布学八方呀……” ….. 很轻松帮王则想好双管齐下让刘歆继续为他做后盾的计策,随后刘炎与王则便从县衙里派出了四队人马,在白水城四门张贴出了布告。凡是读过书的人、凡是能写隶书的人,日落前到县衙找刘炎报道。 布告里也说明让这些读书人做什么:抄书,并且同时公布了一报酬:每抄千字得酬官米二十石。 用隶书抄上一千个字,这对于读书人来说简直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抄上一千字,就能得到足够一个壮丁吃上一个半月的官米。这样丰厚的酬劳使得布告贴出去没到半个时辰,全城四、五百个识文断字的人便蜂拥冲到了县衙大门前。 在这一个时辰里,刘炎已经派出一队县兵到城外白水河畔还只是八间草棚的大同纸坊里,将两天来本是试制生产出的六十斤白纸全都运到了县衙中。当读书人黑压压拥到县衙时,刘炎马上便以竹简对这些人进行了一次笔试,从中选出了百人带入县衙。 整整一夜,抚睦县衙里人声鼎沸、灯火通明。刘炎一整晚都在耳房和王则所主两间下房中来回穿梭,亲自监看着百名读书人抄写〈七略〉。 读书人负责抄写,县衙里的县兵家眷们,也破天荒第一次进入了县衙。用针线将读书人抄好、刘炎与衙门里几个幕僚校对好地成书装订到一起。当然,这些女眷们也是有报酬的:每装订一卷书,刘炎检验无错后当场付给汉铢十枚…… 直到东方泛起鱼肚白,六十斤白纸变成了这有七卷、三万余字的一百二十本〈七略〉。看着整齐码放在县衙大堂官案上这一堆《七略》,虽是被刘炎强推回房间却一晚都没真正睡安生的王则笑得全身肥rou都抖了起来。 边笑,他边望向刘炎:“先生果然神人也!哈哈,一夜之间,一百二十部《七略》。哈哈,等国师大人到了以后本官呈于他,不信他不也笑逐言开呀!” 彻夜都在来回奔波的刘炎,听到他这话却没有笑,而是沉色说道:“那大人想不想让国师大人更开心呢?” “当然想了!”不假思索,王则脱口便答。 什么话也不说,他这话音一落,刘炎从官案上快速点出二十本《七略》,尔后转身一把拉住王则便向县衙外奔行。 不明白刘炎这是要做什么,王则被拉着疾走间发问道:“先生此欲何为?拿着这些书要带本官去哪里呀?” 他话音问完时,刘炎已经拉着他冲到了县衙大门前,对站在门外不远处车夫摆手间,对他回答道:“做戏要做足、演就要逼真。让国师大人看到咱这小小抚睦县几处官私书塾中学子们,都在学他这检录之学。嘿嘿,不是更会高兴而全力帮大人您吗?” 恍然大悟,王则张嘴刚想说什么,车夫赶着马车到了县衙大门口。刘炎又是一把拽起他,根本不等他说出话来,便将他连拉带拽的扶送上没马车。尔后马车一路绝尘狂奔起,直奔城东县学和私塾最集中的文香街而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