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宋_第一百一十七章 提前的军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七章 提前的军报 (第2/2页)

。但这般以孝心撒谎实属不该,晚间回去一定要在佛前忏悔。

    李景遂眼中闪过一丝不屑,这个好侄子不问政事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御书房讨论国家大事都能走神,真是可笑。这样的人有什么可担心的?倒是李弘冀,又拿到兵权了,万一真的成功收复江淮,还有我的立锥之地吗?不禁忧心忡忡。

    李弘冀却恰恰相反,适才的一丝喜悦立即一扫而空。六弟不理政事不假,对自己来说本是好事,可关键是父皇李璟的态度,没有一丝责怪,反而满眼赞许与疼爱。这样的待遇自己有过吗?父皇如此,母后更加如此,对六弟的疼爱远胜于自己。南唐重仁孝,六弟不正是这样做的吗?而自己呢?性情暴躁,甚至残杀数万俘虏,在南唐可是人尽皆知。六弟……还是潜在的威胁,这是李弘冀最后的结论。

    李璟则认为李从嘉是个好孩子,孝顺谦和,只是对政事却不闻不问,当真是可惜了。这么聪明的孩子,给他大哥做个好帮手多好,唉!旋即看看长子,心中充满期望。

    --------------------------------------

    柴荣病重的消息也很快传到了北方,郁闷数年的刘崇似乎重新看到希望。柴荣小儿你是厉害,可是你身子骨没抗住,还不如我这个糟老头子,哈哈!天赐良机岂能错过,第一时间派出了信使前往契丹上京城,请求援助。

    同时安排刘继业立即整肃军队,只待汴京有变,趁机南下,收复高平之战失去的国土。当然若是有机会攻入汴京的话……这只是个玩笑,有些痴人说梦……

    上京城,契丹皇帝对于刘崇的求援很感兴趣。前几次对周作战,柴荣御驾亲征,让他们灰头土脸地仓皇回撤,大失面子。万幸的是,竟然被契丹的流矢射中,竟然到了危急生命的地步。要是知道是哪个勇士,定要好好的赏赐。

    多年的经验告诉契丹人,中原越乱越好,柴荣曾一度是他们的大威胁。南院大王曾一度担忧按照柴荣的能力和作为,十年之后自己还能不能坐在南京城(幽州)都会是个大问题,如今可以松一口气了。所以北汉这个忙是一定要帮的,让中原更乱一些吧!

    冷月在天,夏州城里北风呼啸,悉罗匆匆走进书房,禀报道:“少主,柴荣病重,快不行了。”

    “哦!”李光睿身子一震,旋即陷入了短暂的沉思。柴荣死了,中原必定要乱上一阵子,南唐、北汉、契丹都不会放弃这杨的好机会。或许对于以前的李光睿也是个好消息,可是现在不是。

    “知道了,下去吧!”李光睿淡淡地吩咐,显得有些低沉。

    悉罗迟疑了,明显的好消息,少主竟然……他忍不住问道:“少主,怎么……中原要是乱了,我们……”

    哼!李光睿苦笑道:“我如何会不知道,如今我们的军队还被吐蕃人缠住,抽不开身,况且父亲……把消息禀报给父亲,就回去吧!”

    悉罗第一次看到少主这样的消沉,事出有因他是知道的,这些他管不了,只能悄然退出房间。

    房间里的李光睿显得有些失落,苦笑之后轻轻地叹了口气。这一切都源自三年前的萧关,那次的谋划失败后,惹得朝廷对府州大肆动手。他父子二人意识到这是朝廷对他们的警告,他的父亲李彝殷尤其紧张,一再训诫他不要再图谋关中。

    相比于李光睿的冒险与投机,李彝殷更为保守,他轻启战端,和中原王朝为敌。于是李光睿的一些权力被收回,三年来被安分多了。定难五州的一些战略方针也产生了变化,大部分兵力被调到西线对付吐蕃人,他知道的父亲是打算向西发展。这样可以壮大自身实力,将来再谋发展。

    李光睿的野心暂时被束缚,所以西北近几年很平静,这样的平静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汴京城同样很平静,腊月十五,汴河冰冻三尺,这个冬天格外的冷,冷的人寒意彻骨。居民大多躲在家中,依靠秋天储备的柴火和煤炭取暖。

    哒哒的马蹄声响过,一骑快马匆匆进入汴京城,打破了傍晚的宁静。一刻钟后,林旭和赵匡胤接到定州防御使的军报,契丹伙同北汉大举南下,声势浩大,请求朝廷支援。

    在林旭和赵匡胤眉头紧皱商量对策的时候,赵普却显得有些迷惘,在一旁低声喃喃道:“动作这么快?军报……竟提前送来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