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9章 善后事宜 (第2/2页)
他轻轻挪了挪后的软枕。轻轻抬起眼皮从细细的眼缝向外望去,子一震,双目霍然睁开,愣愣的望着眼前这张消失了十一天的脸。 “是不是吵着你了?”玉容轻轻说着,投以歉然一瞥。 胤禛不说话,只是偏着头望她。 玉容见他不说话,也不肯再说,偏坐在一旁,手指无意识的抠着炕上铺呈的明黄单。 “你怎么来了?”胤禛突然问。 玉容一愣,心想这算什么话?她垂头低声道:“我,我想你了” 胤禛心里没来由一阵舒坦,面上却声色不动,道:“哼,你还知道想朕?你若当真想朕就不会去宗人府了” 提起这事他就来气:她就这么不懂体谅他么? “我,我还不是为了你”玉容气得眼眶一红,忍不住道:“你们母子倒好,各自遂了心愿,让我夹在中间左右不是人,我真是活该” 她这么一说,胤禛想想也是,满腔怒气瞬间化解,“好了,朕也就这么一说,这事就算过去了,都不提了,行吗?” 玉容盈盈眼眸瞟了他一眼,又迅速垂下眼睑。 胤禛只好伸手把她揽入怀中,在她额上吻了吻,叹道:“外边的事朕自有主张,你不必管了。只是,朕依然想要你一句话,额娘到底在哪?她还好吗?” 玉容苦笑,道:“我真的不知道额娘在哪,不过你放心,有念儿在,她不会有事。” 胤禛有些迷茫望着前方,默然半响才低低道:“罢了只要她老人家好,朕也放心了” 太后梓宫在慈宁宫正停放了二十七天之后,胤禛率领宗室诸王贝勒、福晋公主命妇、朝廷一二品大员扶送太后梓宫前往遵化景陵与康熙合葬。胤禛一路哭得肝肠寸断喉咙嘶哑几度昏迷,形容枯槁,消瘦憔悴不堪,祥张延玉等痛哭流涕,恳请皇上节哀保重龙体,见者闻者无不叹息伤感,纷纷都说皇上痛失亲母,伤心绝,怎么看都不像不孝之人,太后年岁已高,患病已久,去世得虽然突然了点,也在理之中。 回鸾后,胤禛又命张延玉拟旨传谕天下,沉痛的悼念太后仙逝之事,表示由己推人,深以“子养而亲不待”为终生之憾事,凡家有父母年过六十的,嘱咐为人子女者务必好生赡养,无子女赡养者由地方官员好生安置,又命地方官各赐给十斤、大米三十斤、酒两坛、棉布两匹、细葛布两匹、棉花十斤,以表天子敬老之意。 这些举动替胤禛挽回了名声,谣言也渐渐平息了下去。在寻常百姓家,受到天子如此恩遇,大感惊喜意外,感激涕零,哪里还会说什么闲话?毕竟对他们来说,天子是高高在上有如神仙般的人物,居然能够得到天子的赏赐,自然是满门皆引以为豪在朝廷命官,大部分家中父母亦受了此恩典,拿人手短,也不能够再说什么,不然,就变成不厚道而且不孝了 一场因太后暴薨的风波就此打住,挽救的效果好得出人意料 六月酷暑,紫城里闷难当,西北在打仗,国库空虚,胤禛没有像康熙那样巡幸塞外行猎避暑,而是带着后宫诸人搬到了圆明园。 这是玉容第一次正大光明的来到圆明园。此时的园子虽然远远没达到乾隆时的水平,也已颇具规模,佳木葱茏,奇花斗艳,鸟雀婉转啼鸣与繁枝茂叶之间,亭台楼谢皆备,该有的一点不缺,游玩其中,令人心旷神怡。 一直住到十月底,一行人方启程回到紫城。此时,礼部及内务府已经开始为册后大典做准备了,令人纳闷的是,百官相互打听,无不含含糊糊,愣是拿捏不准册立谁为皇后 那拉氏自打被玉容旁敲侧击警告一番之后,再也不敢动半点心思,规规矩矩本本分分的做好代理中宫的各类事项,就连玉容跑到延禧宫去住那些子,她也没敢落井下石。对李氏,更是几乎断绝了来往,十次有九次推脱不见。 很快到了十二月,钦天官择定了吉,礼部与鸿胪寺更忙得人仰马翻。虽然整个册封仪式不过一两个时辰,礼节上却不能出一丝丝纰漏,不然就是大不敬之罪,被言官御史参上一本,轻则革职拿问,重则命不保当然,若是顺顺利利做下来了,例行的丰厚赏赐是走不掉的,皇上一高兴,说不定还能通通升官一级。因此,礼部尚书与鸿胪寺卿几次三番的叮嘱,祸福相差一线,提醒大家务必打起一百二十分精神小心谨慎行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