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旭鹰飞龙吟天_百问题库胡伯庸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百问题库胡伯庸篇 (第2/3页)

队营区划分、警戒、禁令、战场赏罚规定及将吏实施惩罚权限、战斗编组、信号指挥等各种条令。只有这样,军队才能齐心。

    8《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上卷中是以何历史事件作为开始话题?

    A突厥进犯B天山叛唐C朝鲜内乱

    太宗曰:「高丽数侵新罗,朕遣使谕,不奉诏,将讨之,如何?

    靖曰:「探知盖苏文自恃知兵,谓中国无能讨,故违命。臣请师三万,擒之。

    太宗曰:「兵少地遥,以何术临之?

    靖曰:「臣以正兵……

    9张良所传《素书》,暗示读者具备五种品格,定可建绝代之功,极人臣之位。是哪五种品格?

    A仁义礼智信B仁义忠爱智C仁义礼道德

    作者的思想体系,即道、德、仁、义、礼五位一体,密不可分,及‘潜居抱道,以待其时’的处世哲学。暗示读者,只要具备道、德、仁、义、礼五种品格,再逢机遇,定可建绝代之功,极人臣之位。

    10《吴子》中认为,带兵作战必须先研究敌人哪方面情报?

    A敌军部署B敌军国力C敌军将领

    吴起曾说:“凡战之要,必先占其将而察其才,因形用权,则不劳而功举。”也就是说他认为带兵作战必须首先分析研究敌人的将领,根据不同情况,决定不同的对策,这样就能不费多大力气而获得成功。

    11《尉缭子》中认为,守城的原则是什么?

    A死守城墙坚壁清野B战略转移避敌锋芒C机动出击分工明确

    关于守城的原则,它认为一是不能只守城墙,援军抵达后,可与守军内外夹击敌军,也可以牵制敌军主力,减轻守军压力,使其得以保持补给线的畅通,增强抵抗力。如外无援军,守军应把握时机,不时出击,以削弱敌军,打破封锁,出奇兵战胜敌人,而不能死守待毙。三是为做到攻守两全,守军必须分为守备部队和出击部队两部分。出击部队不担任守备任务,守备部队也不承担出击任务。

    12《司马法》中是如何区分战争的?

    A进攻战和防守战B正义战和非正义战C战略战和局部战

    坚持以仁义为宗旨的战争观。《司马法》初步揭示了战争的性质,把战争区分为正义与非正义两类。认为平天下之乱,除万民之害,诛暴扶弱的战争,是正义战争;对外扩张,进行掠夺,大国欺负小国的战争,是非正义战争。强调进行战争要“以仁为本”,为“争义”而战。即进行战争,要以仁义为宗旨,兴“义兵”,举“义战”,“以讨不义”。又说,“以战止战,虽战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这是说,能用战争制止战争,即使进行战争,也是值得的;进攻别的国家,是为了爱护、挽救他国的民众,进攻是可以的。同时强调,在战争中不要侵犯敌国民众的利益,以取得人民的支持。主张慎战,反对好战,指出“国虽大,好战必亡”。重视和平环境下的备战,“天下虽安,忘战必危”。要求用整顿军队、训练部队、进行军事演习等形式,带动军民加强战争准备,做到能随时应战。

    13北宋兵书《何博士备论》中,认为哪位名将智勇兼备吗?

    A杨素B韩信C曹cao

    该书对战国至五代的兴废成败和22个军事人物的用兵得失进行了评述,旨在寻求历史借鉴。它认为,不能笼统地肯定或否定战争,战争既“有以用而危,亦有以不用而殆”(明“xue研斋”抄本,下同),重要的是要看是否合乎“德”,合乎“顺逆之情”、“利害之势”。它强调,要赢得战争的胜利必须有“智”--正确的谋略。认为“智”胜于“勇”,楚汉战争中刘邦“能得真智之所在”,有高明的战略策略,所以战胜一味争强斗力的项羽;“智足以役勇,勇足以济智”,认为隋朝杨素堪称智勇兼备。

    14“假痴不颠”属于“三十六计”中的哪套计策?

    A混战计B并战计C败战计

    第五套并战计

    第二十七计假痴不癫

    假装痴呆,掩人耳目,另有所图。

    【原典】

    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①。静不露机,云雪屯也②。

    【注释】

    ①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宁可假装着无知而不行动,不可以假装假知而去轻举妄动。

    ②静不露机,云雷屯也:语出《易经.屯》卦。屯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震下坎上),震为雷,坎为雨,此卦象为雷雨并作,环境险恶,为事困难。“屯,难也”。《屯卦》的《彖》辞又说“云雷,屯。”坎为雨,又为云,震为雷。这是说,云行于上,雷动于下,云在上有压抑雷之象征,这是屯卦之卦象。

    此计运用此象理,是说在军事上,有时为了以退求进,必得假痴不癫,老成持重,以达后发制人。这就如同云势压住雷动,且不露机巧一样,最后一旦爆发攻击,便出其不意而获胜。

    【按语】

    假作不知而实知,假作不为而实不可为,或将有所为。司马懿之假病昏以诛曹爽,受巾帼假请命以老蜀兵,所以成功;姜维九伐中原,明知不可为而妄为之,则似痴矣,所以破灭。兵书曰:“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当其机未发时,静屯似痴;若假癫,则不但露机,则乱动而群疑。故假痴者胜,假癫者败。或日:假痴可以对敌,并可以用兵。宋代,南俗尚鬼。狄青征侬智高时,大兵始出桂林之南,因佯祝曰:“胜负无以为据。”乃取百钱自持,与神约,果大捷,则投此钱尽钱面也。左右谏止,傥不如意,恐沮师,青不听。万众方耸视,已而挥手一掷,百钱旨面。于是举兵欢呼,声震林野,青亦大喜;顾左右。取百丁(钉)来,即随钱疏密,布地而帖丁(钉)之,加以青纱笼,手自封焉。曰:“俟凯旋,当酬神取钱。”其后平邕州还师,如言取钱,幕府士大夫共祝视,乃两面钱也。

    【故事】

    燕王装疯夺皇权。

    15“趁火打劫”属于“三十六计”中的哪套计策?

    A混战计B并战计C胜战计

    第一套胜战计

    第五计趁火打劫

    本指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东西。现比喻乘人之危,捞一把。

    【原典】

    敌之害大①,就势取利,刚决柔也②。

    【注释】

    ①敌之害大:害,指敌人所遭遇到的困难,危厄的处境。

    ②刚决柔也:语出《易经·央》卦。央,卦名。本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