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旭鹰飞龙吟天_百问题库雷震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百问题库雷震篇 (第3/3页)

拍成四周薄、中间稍厚的圆形薄皮,再包入事先制好的馅心(咸味的有“八宝馅”,由猪rou、冬笋、香菇、鸡rou、火腿、莲子、盐、酱油、味精等为料用锅炒成半生熟而成,甜味的有“水晶馅”,由猪油、炒芝麻、白沙糖拌和而成),用手捏成圆形、三角形或水饼形,最后上笼蒸15分钟左右即成。出笼后,包圆呈玉色,软而不粘,鲜香可口,甜而甘肥,松韧爽口。吃包圆很有学问。刚蒸出的包圆。连笼端上桌,这时,包圆并不冒热气,“面孔”凝重而冷峻,但“心肠”很热。所以不能大口咬吃,最好是稍微冷却一下再咬,否则馅里的油汤会烫口。

    16江西广昌孟戏唱的是谁?

    A孟子B孟姜女C孟良

    广昌孟戏是一种以孟姜女哭长城为题材的戏曲,流行于江西省广昌县境内,俗称孟戏,又名盱河戏,约起源于明初,至今已传承演出了五百余年。孟戏用高腔演唱,经专家考证,其唱腔是明代四大声腔之首的海盐腔遗响。广昌原有三路孟戏,赤溪曾家孟戏和大路背刘家孟戏两路现存,舍溪孟戏则已湮灭于20世纪的60年代。孟戏只在每年的正月演出一次,用于民俗活动。

    17江西安义哪种米饼上有荷花图案?

    A谷芽饼B三朝饼C催生饼

    谷芽饼:农民在清明季节浸种时,为预防倒春寒冻坏秧苗,往往要按超过实际需要的秧苗量浸种,以备补播稻种。所以,在播种时会多出一些谷芽。为了不浪费粮食,村民们把谷芽和糯米粉柔和在一起煎成饼。这种饼不需加糖就很甜,老少皆宜,尤其少儿食之可助消化。

    上梁饼:盖新房子的人家,为了祈求祖先和神灵保佑,也为了庆祝上梁吉日,用糯米粉和粳米粉各一半做成饼,并在上面盖一红点,然后用甑或锅蒸熟。这种饼味道清淡,但吃起来滑韧爽口,有一股米饭的香味。

    催生饼:这是妇女临产前一个月,娘家为预祝分娩平安而做的饼,用料也是糯米粉和粳米粉各半,蒸熟。讲究一些的人家用印摸压成形,米饼上面有荷叶、荷花和莲蓬的图案,还有“早生贵子”或“百子千孙”文字。

    三朝饼:是小孩出生后第三天,公公、婆婆或父亲做的饼,用料、做法与催生饼同,讲究的人家也用印摸成形,不过图案多为缠枝花卉,文字则为“长命百岁”或“长命富贵”。

    18江西景德镇方言中“嘎嘎子”是什么意思?

    A鸭子B鸡蛋C青蛙

    1、拨按--台阶

    2、撒开叶刚,峦到妮头--张开翅膀,拥抱朝阳

    3.排场---漂亮

    4.嘎嘎子----鸡蛋

    5.落缩-----茄子

    6、卡蟆----青蛙

    7、么的----什么,南昌人说“犀利”

    8、崽里子---男孩

    9、女崽里---女孩

    10、神头---傻子

    11、糙神---爱表现,耍宝。

    12、细俺的--小孩

    13、qio泼--狡猾+坏

    14、钻子(头)-小气的人

    15、习习--蟋蟀

    16、恰子--疯疯颠颠用与女性

    17、九斤--那个老坐在广场的疯汉

    18、擎搬头--找麻烦的

    19驮炮各-----倒霉被欺负的人

    20猛子-----愣头青

    21残7-----原意残疾,引申:不地道的家伙,惹人讨厌的人

    227舞8哲-----个杂我也北晓得哇么的鬼东西,呵呵

    23卡目个-----笨蛋

    24阔困------打瞌睡的人,引申为稀里糊涂,不解人事的人

    25捉息子-----爱打扮,扮靓

    26劈龙------鼻涕,引申为象鼻涕一样粘吧垃圾的讨厌的人

    27且的货-----完蛋了

    28好来势-----非常好,也说“要得”

    29翻痘-----加强语气

    19江西铁山乡有几种方言?

    A5种B7种C9种

    铁山乡实际上是上饶县南部的一个山区小乡,铁山距县城和上饶市区信州区40余公里,铁山历史上较早有居民活动。其境内分布有“铁山腔”、“汀州腔”、“麻山腔”、“建宁腔”、“广丰腔”、“田墩腔”、“广东腔”、“福建腔”、“官话”共9种方言。

    这9种方言各有来头。铁山腔是铁山乡的本地方言,是上饶县主要通行方言“上饶腔”的分支;上饶腔属于吴语处衢片的龙衢小片;汀州腔来自福建省旧汀州府,属于客家话汀州片;麻山腔又称“南丰腔”(称麻山腔是因为南丰移民初来时大都居住山地种植苎麻),来自江西南丰县,属于赣语抚广片;建宁腔来自福建省旧建宁府,与麻山腔同属赣语抚广片;广丰腔来自邻县广丰,田墩腔来自邻乡田墩;广东腔是来自广东的客家话;福建腔是来自闽南的闽语。

    一个乡拥有9种方言共存的现象,使得当地居民的语言生活复杂而有趣,南腔北调耍宝找个乐子也是居民平时生活的常用法门。铁山腔作为本地方言,分布区域广,说的人口多,是各方言中的优势方言,从而成为乡境范围内的区域性共同交际语。更令人称奇的是,一村之中还存在着多种方言,在一些村庄里,只有几十百余户人家,却说着几种方言,有的村民一人就掌握多种“外语”,交流时选用何种语言完全可以随心所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