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啸秦巴_第十二章、沈寿柏人称狗大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章、沈寿柏人称狗大王 (第2/2页)

乌,说不得话,不久就死了。埋了父亲,沈寿柏跑出去给人打短工,他又不愿意下苦,就跟一班到处浪荡的人学了几天拳脚,后来一个朋友介绍在警察所谋了个差。哥老会起事之初便加入了哥老会,学了一些江湖礼仪。反正前张道台坟上的谒石,就是沈寿柏跟兄弟们一起,借天上飞来火球的那天晚上,偷偷埋在大坑里的。后来被刘海用这块石头当成宝贝把所有的人都给哄了。反正时,沈寿柏打死警务长王胖子,救了把总唐纪坤,立了功,后跟着刘海当差,刘大爷见沈寿柏可用,就带在身边,经常给沈寿柏讲:要想干成大事,必须学会坑蒙拐骗。

      沈寿柏天资聪明,一点就通。第一次杀人,沈寿柏心跳手软,过后经过的多了,也就是那么回来,没啥了不得的,胆子慢慢大了起来。

      沈寿柏整天在外,父亲死后,家里顿时没了劳力,母亲周氏带着五岁的弟弟沈玺亭,生活拮据。族人看到这家人可怜,守制三年后,同意周氏改嫁到十里外的蒲溪铺汤家堡子,嫁给汤代直为妻。汤家小有薄产,在蒲溪镇街上开了一家小铺子经营日杂农具,不缺吃穿。到第二年,周氏便给汤家生下一男,取名飞生,第四年又生一男,取名有茂。

      这汤代直生性啬皮,性情暴厉,周氏嫁到汤家后,汤代直对周氏看管甚严,稍不如意就大打出手,周氏见到汤代直就象老鼠见了猫,浑身打颤,整日介以泪洗面,打碎了牙齿往肚里咽。而带来的沈玺亭也改了名字叫汤有为,也不准汤有为到汤家族人的学堂上学,给一条牛交给汤有为在山上放,规定回来还要带一背娄草。

      有一回汤有为与同伙贪玩,牛跑丢了,第二天才找回来,被继父罚了一天不准吃东西。汤有为母亲周氏可怜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偷偷塞了一个红苕,被汤代直发现,母子俩被罚站在院子里,派人盯着不给吃、不准睡。

      几年下来,汤有为长成了一个半大小子,身材细高,面目清秀,双眼透着灵气。有时放牛回来,汤有为把牛栓在河边,自己偷偷到学堂外边听先生讲课。开始是三字经,后来讲增广贤文,里面娃娃们大声念一两遍,他在外边都记下了。有一次先生考学生增广,先生念上句:“贫在闹市无人问”,被提问的学生站在那里答不上来。只听到外面有人在答:“富在深山有远亲”。先生觉得奇怪,出门来看,是汤有为,就把他叫进学堂来问:“你是从哪学来的?”答:“是在外面听先生教的”。先生把汤有为表扬了一顿,答不上来的学生自然挨了十下械尺。到了下午,先生到汤家来,动员汤有为到学堂来上学,学资减半并可延到午季,等新米出来了再交。汤代直又是叫穷,又是说牛没人放,又是说娃娃在一起伙,心就野了,不同意送汤有为上学。母子俩眼巴巴地看着先生走远,汤代直责备汤有为一天不好好放牛,偷懒耍滑,警告他再去学堂打断他的腿。

      母亲周氏和兄弟沈玺亭的遭遇,沈寿柏早有耳闻,心中一直愤愤不平,曾发誓不登汤家的门。

      自打死赵铁匠,沈寿柏就无处安身,现在又火烧了赵家铁铺,才不得已到汤家堡子来找母亲周氏。

      涧池铺到蒲溪铺只有二十多里路,沈寿柏来到汤家堡子已是早饭过后。打听到汤代直到街上铺子去了,才来到汤家。

      沈母周氏自从嫁到汤家就再没见到过大儿子,拉着沈寿柏的手不松,在沈寿柏的身上摸上摸下,儿子高了,壮了,跟他爸长得一个样的夸奖。“你个没良心的,咋不常来看看你妈呀,二十五六了连个媳妇子都没得”,周氏一阵心酸。想到自己一家人现在这样子,母子俩抱着痛哭一场。怕汤代直回来看见,收下猪头腊rou藏好,把碗柜里好吃的用荷叶包了一大包叫沈寿柏去山上找沈玺亭,叮嘱他再莫到汤家堡子来。

      沈寿柏见母亲在这里受苦,自己也不能藏身,就要去找汤代直算帐,被母亲苦苦劝住。

      在田禾沟河边找到沈玺亭,见到哥哥来了,十二三岁的沈玺亭一下扑了上去,委屈的大声哭了起来:“你咋现在才来看我呀”。

      两人分吃了带来的东西,沈寿柏跟沈玺亭说:“给他们放的个球牛,走,跟我到外边去闯去,包你活的快活”。“哪个来照顾我妈呢”,“顾不得这么多了,她是大人,没事的”。

      没有打招呼,沈寿柏把牛牵走买了,把弟弟带回了沈家院。

      老家自然不能久住。几天后,打听到哥老会的几个兄弟在铁瓦殿拉竿子,两兄弟一同上了山。

      原来在哥老会里,沈寿柏混了个么哥,地位在其他几个兄弟之上。来到山上,沈寿柏年岁比其他人大,被兄弟们称为大哥。他带着这一班人,整日在山上,练拳习武,不时到山上打点边棚。山上人家都没得啥值钱的东西,几个弟兄都有些心灰意冷。山上风大寒冷,铁瓦殿上香的香客本不多,生活过的很清苦。几个兄弟背着守庙的道士,拆了大殿的几块铁瓦背到山下卖铁,换些油盐回来,勉强支应着。

      沈玺亭年龄最小,开始还觉得新鲜,时间一久想妈了,哭着要回去。闹着对哥哥说:“汤家对自己不管咋样,还总算能吃个饱饭,这里经常饿肚子”。沈寿柏好言相劝住了。

      过了几天,沈寿柏趁天黑下山,用布蒙着脸,拿着砍刀,抢了几家的牛牵着回山。主家撵来,他们摆开架式,亮出砍刀,主家也不敢再追,只好自认倒霉。回到山上,把牛宰了,大块牛rou煮熟,热闹了几天。

      有时他们把山上的野物拿到山下来,强逼着人家高价购买,稍不随意就要动刀子,住户告到衙门去,衙门事多,管不过来,有时带着枪来了,这伙人早跑到山上去了,差人一走,他们又下山来。过后,沈寿柏又下山,闹了几场,到处都传说铁瓦殿上来了一伙土匪,是一伙不敢惹的生生货。

      渐渐的,人们都知道山上出了个狗大王。

      沈寿柏知道山下人叫自己狗大王,也不计较,反到乐得哈哈笑:“好,狗大王这个名字好,名字响亮,我喜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