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九章、费廷纬侦察洋县城 (第1/2页)
送走陈先瑞,何振亚刚回到山上,几名战士围了上来道:“军长,叫宋登贤就这样走了?”何振亚一楞问道:“不这样叫走,还想咋样?” 一个小战士抢着说道:“我恨不得一闷棍打死他”。 何振亚道:“你一个小娃子懂得什么?人家拥护共产党,主张抗日,跟我们是友军,误杀杨江是他的军师李老师干的,已被独立团枪毙了,你还要把人家咋样?” 回到军部,何振亚把几位领导叫到一起开会,商量下步行动方案。 一坐下来,几个人还在为杨江的事议论不休,何振亚对大家道:“打住,人死不能复生,杨江的事到此为止。大家不要再议论这事了,我们现在讨论一下下步我们咋办?” 见几个人沉默不语,何振亚对参谋长沈启贤道:“老沈,说说你的打算?” 沈启贤从身上掏出烟叶在手上揉碎,卷了个喇叭筒,抽了根火种点燃吸了一大口,吐出一大口烟雾,这才说道:“蒋介石这趟来西安,看来会有大动作。安康这边的驻军也不会闲着,肯定会对我们实行围剿。云雾山这块虽说山大林密,加上现在大雪封山,敌人来了也不能把我们怎么样。但这里必竟人烟稀少,物资短缺,天寒地冻的,有些战士到现在还穿着单衣,我想得给大家解决一下穿衣的问题。陈师长不是说要我们从敌人手里夺取枪支弹药和军需物资吗?我们可以从这个思路着手,解决我们当前的困难”。 徐海山接口道:“是呀,有几个战士的脚都冻烂了,照这样下去,队伍就难带了”。 何振亚摊开地图,仔细察看了一遍,指着地图道:“我们目前有两个出击方向,一个是往东,就是到汉阴、安康、镇安交界的龙王沟、马坪、穆王坪这一块,这里是我们经常活动的地区,群众基础比较好,山大林密,国民党驻军也较少,我们可以长期在这里活动。但这里太穷,想补充物资就比较困难。另一个方向,就是按照陈师长说的,往西,就是到洋县、佛坪一带去,这里人口相对稠密一些,条件比东边要好,大家看看,我们到哪个方向去为好?” 徐海山道:“陈师长昨天说了,要我们制造更大的动静,当然是去西边为好。这一带是西安到汉中的官路,经常有国民党的部队经过,我们可以瞅机会,搞他一下。如果运气好,遇到小股敌人我们可以把他吃了,即可以补充我们的装备,又可以完成红军给我们的制造动静的任务,一举两得”。 沈启贤接口道:“我同意老徐的意见,去西边洋县、佛坪一带。苟树林他们已去了那里侦察,很快就会回来的”。 何振亚望了大家一眼,用拳头在地图上点了两下,下决心道:“好,我们就去这里”。 沈敏提醒道:“这次行动,要走好多的路,杜政委伤的那么重,得把他安置一下为好”。 何振亚想了想道:“这样吧,杨江同志牺牲了,特支有什么指示我们也不晓得,我看派杜瑜华再去西安一趟,给特支汇报一下我们的近况,顺便叫他在西安好好把伤治一治”。 沈启贤道:“刘炎德牺牲后,哪个接替第一支队长为好?” 何振亚想了想道:“我看由副队长刘宝山接替吧”。 第二天,沈敏带着几名战士化装成商人模样,抬着杜瑜华,离开云雾山去西安,何振亚送出老远。来到山下,就要分手了,何振亚拉住沈敏的手道:“接到省特支的指示后,早点回来,同志们还等着你们的消息呢”。沈敏也是依依不舍地与送行的人道别,带着杜瑜华一路向西安面去。 在云雾山上准备了几天,这天早上,天气放晴,何振亚带领第一军离开云雾山,踏着过膝的积雪,绕开宁陕县城,一路艰辛向西而去。 却说苟树林受何振亚指派,带领第五支队一百多人从云雾山下山,往西直插狮子坝。 这里是宁陕县南部的一个大镇,就在云雾山的脚下。自从第一军来到云雾山,镇上保安团遑遑不可终日,时刻提防何振亚下山,平时在半路上就派有暗探,一有动静,立马报告。苟树林带人下山,暗探提前就到镇上报告去了,等苟树林来到镇上时,保安团早已逃往县城去了。 苟树林在镇上打了几个大户,吃了一顿饱饭,在大街上刷写了几幅标语,停留了半天,又向宁陕县城方向而去。 来到汤坪镇外一个山头,居高临下,远远望见镇上有部队在活动。这里是西安通往陕南的一条官道,为了防备红军对过往部队的袭扰,官道沿线常年有部队驻防。 苟树林等到天黑,带着队伍穿过官道,一路往西,来到四亩地。红二十五军曾在这里建立过苏维埃政权,有许多老乡将自己的子弟送到红军队伍里,跟着徐海东走了。苟树林带着队伍的到来,老乡象见到自己的子弟一样热情迎接。 苟树林在这里住了三四天。 这天晚上,苟树林把几个队长叫到一起喝酒,酒致半酣,苟树林对大家道:“何军长派我们出来有两个目的,一是打探些敌人的情况,二是想办法搞些给养。你们看现在天寒地冻,弟兄们有的还穿着单衣裳,这那门搞的成,一个个冻坏了咋打仗?我找几个来,主要是商量一下,到哪里搞些衣裳来,叫弟兄们暖和暖和”。 中队长张子新道:“我们现在这个地点是两县的交界地,山大人稀,兔子不拉屎的地方,一个个穷的叮当响,没啥搞头,往北六七十里就是佛坪县城,可以到那里去采采点,恐怕还能搞点东西”。苟树林道:“老张,你带几个人去佛坪一趟,看看情况如何?”张子新道:“没麻达”。 坐在角落里的费廷纬这时插话道:“苟队,要说富裕一点,还是去洋县一带,那里可是汉中平地的边缘,富的流油”。 苟树林道:“老费,你对那边熟吗?” 费廷纬道:“当年我当民团团长的时候,到汉中参加干部训练班,路过那里几次,在洋县城里,我还有几个熟人,可以找找他们想想办法”。 苟树林一听高兴地说道:“好呀,有熟人就好办了”。费廷纬道:“自从参加了第一军,还一直没有出过什么力,莫叫有些人小看了我”。 苟树林道:“那就有劳老费你去洋县走一趟了”。 第二天起了个大早,张子新去了佛坪,费廷纬带了一个伴当老熊,换了便衣,一路西行。到后半饷午,就来到了洋县县城,找了个客栈住下,安顿停当,带着老熊到城里转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