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九章、费廷纬侦察洋县城 (第2/2页)
洋县古称洋州,是西安通往汉中子午道上的重要驿站,城里房舍整齐,商铺一家挨着一家,街上人来熙往,南来北往的客商cao着不同的口音在这里贸易,好不热闹,不时见到当兵的列队从街上穿过。 费廷纬在洋县城各处转了一遍,天黑后回到客栈住下。 第二天,费廷纬叫老熊到城外去打听情况,自己一个人在街上转了一会,来到县政府门口看了看,出出进进的都是当兵的,看来县上驻军不少。 费廷纬在附近找了家饭店,拣了个靠窗的角落坐下,要了两个菜一碗汤,慢慢吃着。 正吃之间,门口进来一个中年人,一身长衫,头戴礼帽,商人打扮,带着几个当兵的。堂馆一见高喊道:“长官楼上请”。 费廷纬一见,这不是老田么。原来在汉中民团训练班受训时,他们是上下铺的伙计。 费廷纬怕认不真着,对着老田喊了声:“老田”。 老田听到有人叫,回头一看,见到是费廷纬,高兴地跑上前来,拉着他的手道:“老伙计,你咋跑这里来了?你现在哪里高就?” 费廷纬道:“前年自离开训练班后,回石泉去办了个民团,当了几年团总,后来把县长得罪了,叫人家给撸了,现在做点小生意,混口饭吃”。 老田回头对当兵的道:“上去安排一下,拣最好的弄一桌,我要跟我的老伙计好好喝一场”,当兵的答应一声去了。 费廷纬指着自己桌上的饭菜道:“不麻烦了,我已吃上了”。老田拉着费廷纬的手道:“莫客气,我们吃的是公款,不吃白不吃”,拉着就上了楼。 不一会,一大桌子上齐了,费廷纬道:“老弟现在哪高就,看来混的不错嘛”。 老田把酒倒上,把两个杯子端起,碰了一下,递给费廷纬一杯,自顾自“滋”地一声灌下肚子,这才道:“兄弟现在当兵了,在赵寿山五十一旅供给部任了个副官,忙了一天,这不,才顾上吃口饭”。 费廷纬心中一喜,暗中想道:天助我也,看能不能从他这里弄点东西出来。赶紧接过酒壶,倒了两杯道:“老弟攀上了高枝,也带扯老哥发点小财嘛”。 老田道:“好说好说,兄弟认识的人多,过几天给你介绍几个做大生意的。不知老哥现在做的哪个道上的生意?” 费廷纬望了望四周没人,慢不经心地说道:“老弟在供给部高就,手头上肯定有货,何不把你的东西给我弄一点,我们共同发财?”。 老田哈哈笑道:“老哥你是想做军伙生意?这可是杀头的买卖哟”。 老田凑拢身,压低声音道:“兄弟管的就是枪械,刚进来一批德国造,好使的很,但是看管的太严,恐怕不好弄。老兄,你莫不是那边的人吧?”老田手沾着酒,在桌子上写了个“红”字。 费廷纬赶紧用手抹掉,摇手道:“这个话可不敢乱说,我哪有那么大的胆子。我是跟你开个玩笑,我这次过来是替石泉的一个大老板收斛树皮的,他开了个烤胶厂,用量大的很”。 老田这才放下心来问:“收到了斛树皮么,要不要我帮忙?” 费廷纬道:“今天才来这里,看看行情再说,有劳兄弟的时候,我自然要来找你的”。 两人喝的正欢,从楼下咚咚咚跑上来一个当兵的,见到老田,忙道:“田副官,佛坪过来的宋连长又在摧了,他说再不给他们发东西,他要到赵旅长那里告你去”,看来这是老田的手下。 老田一脸地不高兴:“摧个锤子,哪个县来的人都要急着领东西,我有几双手?叫他们等着”。来人正要走,田副官把他叫住道:“把他们的单子拿来我看看”。来人从皮包里抽出一张清单,递给田副官。 田副官看后对来人道:“他们一开口就是十挺机枪,一万发子弹,*五十箱,冬装还要一千套,狮子大张口呀,想的美”。田副官从兜里掏出笔,在清单上划了划,重新改了几个数字,边写边说道:“给他们机枪两挺,子弹两千发,*十箱,冬装五百套”。想了想,对来人道:“至于月饷嘛,就不扣他们的了,按他们写的两千块给他们”。 把清单交给来人道:“叫他们等着,明天再发”。 来人道:“宋连长说了,他们晚上要赶到周家坎去,摧着在要呢”。 “不管他,我晓得那个宋连长在周家坎有个相好的,他想赶过去放炮。狗日的还没来进贡呢,就等不急了?明天再发,啊?”来人收好清单答应一声走了。 老田端起杯子道:“你看,这喝酒都喝不畅快,把我忙死了,我们喝酒喝酒”。 费廷纬道:“你这财路多呀,各县的驻军都在你手上领东西?” “可不是嘛,刚才这个就是佛坪的,给他们团领装备,铁公鸡一个,不想进贡就想顺当的把东西领走?门都没有。我顾意把他们放在后边,我看他送不送”。 “领点东西就派了一个连的人?”费廷纬故意想套些话出来。 田副官压低声音道:“你老哥不晓得,上头来通知说,最近何振亚的人过这边来了,领的是军火,万一路上碰上了,那可不是玩的”。费廷纬哦哦了两声。 两人喝了一阵酒,田副官道:“兄弟公务繁忙,少赔了,有需要兄弟帮忙的地方,吭气哟”,费廷纬道:“一定一定”。两人散了。 费廷纬得到这个信息,马上回到客栈。等到太阳快偏西,老熊才回来,费廷纬把自己打听到有一个连的兵,领了军火,明天晚上要驻在周家坎的事说了一遍。两人一合计,赶紧回去报信,把这批军火吃了。 算还了房钱,离开洋县县城,找人打听到周家坎在洋县北面不到十几里的地方,两个人没有停留,到天快黑时,来到了周家坎。 周家坎建在一个小山脚下的河湾处,是一个不大的村庄,稀稀拉拉住着二、三十户人家,有一条小街道,村口有一座老爷庙,庙后是一大片松树林。 费廷纬在周家坎四周察看了一遍,把地形牢牢记在心中,连夜往四亩地赶。 到天亮时,来到秧田镇,发现苟树林已带人来到了这里,更叫费廷纬高兴的是,何军长带着大队人马也来了。 何振亚听到费廷纬传回来的消息,几人一合计,决定把这一票干了。当天中午,何振亚带着部队向周家坎而去。 欲与作者探讨本小说,请加扣扣:272441493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