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王朝_第二十六回姮娥出策联盟抗战 周军俘虏十二翟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六回姮娥出策联盟抗战 周军俘虏十二翟王 (第2/4页)

    老太太高明,不愧为千里江山之翟国太后,是历经沧桑磨练出来的巾帼英雄,老人家吃的盐也比我们吃的饭多,见过的世面比我们看过的风景多。

    十一位王爷一起下跪磕头,告别额娘太后而去。

    十一位王爷回到大王处,共商应对周军之策,大王根据太后的意思进行分工协作,根据判断,周军不会以西线为主力,主力肯定会东移,周军的最终目的是会战无定河,根据这个判断,决定大王与二王坐镇东线,率五万大军防御;九王负责率原来人马防御西线,并派十王姮佳协助九王迎敌。另派十二王爷姮工前去龙方去进行联盟,派十三王爷姮高到熏育去联盟抗敌,派十四王姮军到义渠去联系抗敌,十五王姮忠到猃狁去联系抗敌。余下十一王姮山、十六王姮生、十七王姮堡,为东线左、中、右将军,大家共同御敌,同命运,共患难,十七个兄弟本是一家人,大家虽不是一个母亲,但是同一个父亲,一脉相承,一族同胞。

    大家话别,分头行动。

    话说十二王爷姮工带着厚礼前去龙方去进行联盟,龙王龙华热情接待,姮工表明要害说:“我翟国之地失守,周军必打到龙山,龙方不保。”

    龙华对姮工表示对战争的同情和邻邦的受侵表示强烈的反对,愿意共同抵御来侵犯者,如果打到无定河的上游,龙方随时应战,虽然自己是大商的“要服之邦”,但也不能让岐周借无名之理来犯,双方约定,只要打到无定河上游的五龙山,龙方将率五万大军在此等候岐周的到来。

    再说十三王爷姮高也带着厚礼到熏育去拜年和联盟抗敌,熏育王阿泰二话没说,表示:“我本是像一家人一样,我熏育的一半领地都在你们的外围,本来就是一个版图,你翟国受侵略,我熏育免不了,想跑都跑不了,你们当时说去打西河国,我们不参加,现在反被倒戈来了,打到家门口了,我们怎好坐视不管,十三王放心,只要岐周打过石窑沟,我熏育率三万大军在此等候。”双方达成约定。

    十五王姮忠到猃狁去联系抗敌。猃狁王允天赐则表示为难,因为周军已经在自己的天赐湾之南五十里,白于山之东,已经驻扎有半年多,至今未动,既没打,也没撤,也没转向,不知何目的,自己拿不定注意,如果周军要打我们,早就动手了,再说,就周军来的三千人马,怎抵挡我三万之军,不要说我大哥义渠国来夹攻。由此判断周军此次不是冲着我们来的,我的大哥义渠国国王渠盛一再强调,此次战役我们不得参与,除非岐周打到我们的领地。真的一时拿不定主意,要看形势发展情况,如果周军进入天赐湾一步,我们就毫不犹豫的还击。十五王失望的回去。

    最后十四王姮军赶到庆阳城,拜见义渠国国王渠盛,表明来意,希望得到义渠王的合作和联手攻打岐周,消灭义渠人的世仇岐周。义渠国国王渠盛则说:“岐周不是我们的敌人,我们是岐周的敌人,岐周当年被我们从豳地赶出去,此结尚未解开,现在如果我们再去攻打岐周的话,不知后果如何!现在岐周有大商武乙的撑腰,谁也不敢动他,何况岐周已不是豳国时代,古公亶父仁慈不伐不战,现在时过境迁,现在的岐周公季历,不打你就是好的啦,还谈何去攻打岐周,你根本就不知道他有多少兵力,可能比你的族人还多,表面上的当然没有,你不远千里来我处求援,我也就和你说实话,据实相告。你还是回去想办法谈和吧,向大商称臣,免遭战争之痛。”

    十四王姮军离开庆阳城,虽然没有联合成功,但义渠王所说的话让他不安,尤其是岐周现在的强盛和佣兵数量,让姮军夜不能安,义渠王的劝告也在姮军的心里不停的闪出此念头。

    白翟四处联盟之事,很快就传道岐周公和军师语仲的耳朵里,也是白翟大肆宣传和鼓吹联盟的结果,渲染下的联盟也确实吓人,合众家之力来攻岐周,岐周肯定难以应付,白翟不单说联合以上四家,还宣称将继续联系如旨方,芮方,赤狄,鬼方等方国,进行联合抵抗岐周的侵入。

    白翟四处联邦,使此次战争事态复杂化,目前形势和舆论对岐周不利,岐周公季历和军师语仲合议后决定撤退已经在北方白于山驻扎的左军第三路军,不能引起多方的公愤,尤其是猃狁,三路军驻扎地与猃狁离的太近,双方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军师下令左军第三路将军虞云,他所率领三千人马,后退一百里,退守白于山之东,清水河上游,不得北上,不得越过大理河,仅在大理河南岸行军,因为如果到了大理河北岸的话,是必也会引起熏育的误会,熏育已经在大理河中游北岸布下大量的骑兵,在观望事态,拭目以待。

    如果不过大理河,龙方也就不会误会。岐周现在面临着的困境是消除不良影响,势在必行。否则群而攻之,岐周再大的本事也抵挡不住几十万的联盟军来攻打,下场必败,失道寡助之理。对此,岐周公心里还是多少有点考虑的,尤其现在自己出来征讨已经两年出头,已经开始进入第三年度,如果在这样下去,此地何时能征讨结束,也是个未知数,再说岐周国内现在不知究竟怎样,也不清楚,大王子姬昌是报喜不报忧,是怕引响为父在外的担心。岐周公有点想家了,有点要班师回朝的意思,可大战还没有结束,安原定计划才征讨了一半,还有一半,如果就此放弃,半途而废,有点不甘心,如何来结束此次战争呢?岐周公脸上露出难色,真是到了进退两难的地步。

    真是战争一旦开始,就很难收场。

    膳夫见岐周公心里不太爽,面上有暗色,于是就做了几道当地小吃给岐周公尝鲜。

    老膳夫名叫高取,这次也随岐周公出征,虽然年龄太大,但还是随着岐周公来了,因为他要立功,他要表现,赢得岐周公的好感,最后一次随征,回去好让自己的儿子高凹来接替自己的膳夫位置,这个位子不是一般人能接的,这是君王的内臣,出纳王命,又是安全之所在,讲究的是绝对忠诚,当然对于近臣的威信和引响力,不是一般大人可比的,位置虽不高,但办起事来也方便的多。膳夫高在上菜的时候,适时建议道:“陛下,是不是在为后面的战事劳心,微臣有句话不知该不该讲。”

    “讲,说来无妨。”岐周公说道。

    “微臣想,陛下何不象上次一样,来个乘其不备,突然袭击,再俘虏几个王爷回去向商王交差,有这么多的翟王在手,商王要什么样的条件翟国会不达应,此次战役不就结啦,押着这么多的翟王王爷回去,那才叫凯旋而归。”还是高取了解岐周公的心思,近臣真是善解人意。

    岐周公觉得有道理,高取的话正中岐周公的下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