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王朝_第八十六回 肃清庙宇神权倒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六回 肃清庙宇神权倒塌 (第2/3页)

俊臣手拿十个铜币给看门人。

    “府宰已经下令,不得收小费,还望大人收回,小人这就禀告府宰,请大人在此等候。”看门人说道。

    不一会,看门人回来说道:“大人,府宰已经睡觉了,还请大人回去吧。”吴花寒又吃了个下客令,只好回去,走到半道一想,觉得还是找自己的主子常任大人去聊聊,看看这次述职考核都有什么内容,要注意些什么,否则心里没底。真如成王陛下所说,这颗心日夜不安。

    吴花寒来到常任府,叩门。

    开门的正好是府宰峻名,府宰认识吴花寒,交情还不错,吴花寒平时没少打点他。府宰一看是俊臣,赶紧请到门厅,请坐上茶,问:“俊臣是来求见常任大人的?”

    “是,在下有要事求见主子。”吴花寒说道。

    “主子已经睡觉了,你有什么事,在下也许会知道一二,这两天不少下官前来打探述职之事。”府宰峻名说道。

    “那还望府宰透露一二。”俊臣说着,拿出一两金子递给府宰。

    府宰接过金子笑着说:“都是自己人,兄弟客气了,这次述职报告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业绩总结,工作作风,为人素质表现,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后面还有三个重中之重的问题,帐务是否清白,个人信仰是否正确,派系是那个派系的。”

    俊臣听了,愣了一会说道:“谢府宰兄弟相告,在下告辞了。”

    “恕不远送。”府宰开门送出俊臣。

    俊臣回到府里,已经是深夜,家宰陪着主子来到后院,家宰说:“主人这么晚回来,是不是为了述职一事?小的斗胆猜测,这次述职没那么简单,一定是以述职为名,在清查派系。”

    “你猜得对,可也不单是派系问题,既然查了,那就就势什么都查了,管它什么事情,只要是不利于朝廷的事情,也就顺便查了。”吴花寒黯然神伤的说。

    “主子,那就好办了,法不责众,谁没有短板,拿下一个,就是拿下一窝,拿下一窝,就是拿下一片。”家宰说道。

    “话是这么说,大家都有份,大家都有问题,可问题有大小之分,而我是那一窝那一片之中的,真是要命,该如何是好。”吴花寒叹气道。

    “主子,你要牢牢地抓住你上面的主子不放,这是救命稻草,这样,他一定会保你的,保你就是保他。”家宰说道。

    “他是自身难保,怎么保我,不让我做替罪羊,不做替死鬼就不错了,就谢天谢地了。”吴花寒说的是政客之道。

    “如果是这个结局的话,只好主动弃主自保了,主子。”家宰献策道。

    “弃主自保?他已经抛出一个棋子了,丢卒保车了。他把事情推的一干二净,下一个就是我了。我不做他的冤死鬼就万幸了。”吴花寒气道。

    “主子,既然如此,那还是赶快逃吧。”家宰献上下下策。

    “皇天后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能逃到那里?”吴花寒伤心的说道。

    “逃到成周,想必君陈会看在周公的面子上邦你一把。”家宰提醒道。

    “你懂不懂为官之道,但凡为官者出事,个个撇清关系自保,难道你不清楚?君陈是东方伯,他是镇压东部的老大,心不狠,能压得住吗?还不拿你立功受奖?”吴花寒更气道。

    “那还是逃到鬼方去。”家宰又提一个地方。

    “你能不能想一些好的办法,老是要逃,要面对现实去想如何解决危机。”吴花寒吼道。

    “走为上策,主动为中策,老实待查是下策,搞应对方案是下下策。”家宰说出自己对政客的退路看法。

    “应对方案为何是下下策?”吴花寒问。

    “事情越搞越混,越搞越复杂,越复杂越不利。”家宰回道。

    “既然如此,就泰然处之吧,那里也不走动了,等待命运的决定吧。”吴花寒绝望的说。

    “那主子早点睡吧,小的告退。”家宰知趣的回避。

    另一处,太史宗伯处的天官群臣最是热闹,大家都炸开了锅。

    “主子,天官既然无路可退,那不如进。”大祝说道。

    “是以进为退呢,还是真的进?”宗伯大都问。

    “那就要看事态的发展,无路可退,也就别无选择,只进不退了。”大祝回道。

    “你想害死大家,你比伊尹,巫贤厉害吗,他们也不过是威胁王权,最终也不敢不退,你个小小祝官,有如此胆量,可也没有如此实力!你还是消停一点,别带大家超近道走黄泉路。”卜筮官数落道。

    “大家不要慌,不要怕,我们不会有太大问题的,我们就是个信仰问题,涉及的都是小问题,不会怎样,我们现在唯一要改的,就是站队的问题,现在上面怎么说,我们怎么做就行了,至于那些为信仰奋斗到底的人,也只能为信仰献身于自己的信仰事业了,上帝会保佑他的。我们还是求成王陛下保佑吧。”大士说道。

    “叛徒。”一人在下面嘀咕一句,声音不大,但大家都听得清楚。他继续说道:“我决不会背叛我的信仰,我论情去死,也不会出卖我的灵魂和信仰。”这人名叫周济。

    宗伯看了看嘀咕的卜筮官周济,开口说话:“天官六部的信仰,鬼呀,神呀,上帝呀等等,大家自愿。可时代不同了,召公曾经说过,‘上天不可信赖,上帝难信,任何事情都要依靠自己,自己才是自己的主宰。只有奉行明德,天下才能长治久安。’而当时周公对此无神论也是附和,附和说:‘我只是借助上天之命来推广文王的美德而已。’由此可以肯定,周公心里也是不信神和上天的。他们对于殷商时期的配天称帝之学说,给予否定。而现在召公再一次否定天命论,非天执命,这对周公旦演绎解读文王的《易经》学说也是沉重的打击。我们这帮神官,原来依靠周公,现在周公自保隐退,我们也只能随遇而安了,上帝管不了我们,我们也顾不上上帝了,还是活在人间的好。”

    有外人来访,争议讨论停止。

    太史内部也有不同的声音,以内史辛甲为代表的无神论,否定命运论,附和召公非天执命观,事在人为的现实主义观点。主张道德风尚,道德规范,道德教育,德治天下,德行天下,禅让圣德,道即互让的美德,无为而治,顺道而为的治国理念,以及人要胜天的激进论调。他们的这个学说叫道之教,道教是比较现实的,主张今生今世活得好的现实派,比较可靠。尤其是对周王朝的子孙后代起很大作用。召公认为,“天命思想有碍周王朝的发展,他坚决反对天子学说,反对周王朝王者自称天子,因为有天子,就必有上帝,有了上帝,就必有天官天师,这种天子天官制度会引起神权与王权的权争,甚至危及国家命运。”辛甲是召公推荐担任周朝内史大臣的,又是前朝殷商后裔王公贵族,对神的化身,有着深刻的感悟和理解。以他的学说观,肯定得到当朝王者和有识名臣的大力支持和鼎力推行。

    这次箫清吏治,就是要对天命观给予严厉打击,因为天命学说已经在周王朝的王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