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王朝_第九十三回 学宫起兴竹简晒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三回 学宫起兴竹简晒书 (第1/3页)

    第三天,丰邑祖庙,三百多位进士全在祖庙,也称射宫。

    康王坐于王位,少师、少保在场陪同,司马已经前去监国,司士庸毝也陪同王上在射宫接见进士,还有六乡的六位乡大夫,六遂的六位遂大夫应召前来现场。

    礼仪官礼赞,“众臣拜见陛下。”

    “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进士和群臣叩拜。

    “众爱卿,各位学子贤能平身。”康王说道。

    “谢陛下。”众人起身站好。

    一遍寂静无声,进士们第一次亲眼看见王上,第一次被王上接见,这是梦中的天子,崇拜,偶像,幸运,自豪,复杂而紧张心情,无以言表,大家都在等待王上的昭示。

    康王开口说话:“三百士子,尔等是国之栋梁,人民的财富,贤能精英,辟雍造士们的表率,今天在此射宫,本想让尔等一展才华,可朕一想,又觉得没有必要,尔等是进士,国才,是有真才实学的,朕相信尔等,朕安排尔等去实现尔等的梦想,那里才是尔等梦起的地方,脚不落在地上,飘忽在半空中,那是漂浮不定之物,那是浮尘,朕希望尔等是宝藏,只要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因为尔等是金子,朕会有一天看到尔等光芒万丈的尔等。”

    “朕让尔等前去担任党正,担任州臣,担任鄙师,担任县臣,如果尔等三年后,能胜任今天来的这十二位大夫之职,朕就心满意足地前去看望尔等,朕说到做到,不是尔等来见朕,是朕去看尔等。尔等记住了,那里是乡选,遂选,是选举选贤能,不是汝凭关系就能上的,要凭真才实学,凭贤凭能,才会得到当地人民的认可,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尔等要努力,不要让朕失望。尔等的分配去向,司士会下发委任状。”

    “下面朕宣布两条王诏,第一条,一乡大夫晋升担任司农,二乡大夫晋升担任二师师氏,三乡大夫晋升担任三师师氏,四乡大夫晋升担任虎臣,五乡大夫晋升担任大宗,六乡大夫晋升担任上大夫,一遂大夫晋升担任司徒,二遂大夫晋升担任司空,三遂大夫晋升担任太史,四遂大夫晋升担任内廷大宰,五遂大夫晋升担任百尹,六遂大夫晋升担任上卿大夫。十日内报道上任。”

    十二位大夫拜谢。“王恩浩荡,谢陛下隆恩,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康王说道。

    十二大夫他们认为自己是前来接进士们回任地的,那知道天上的幸运星砸到他们头上,砸得他们头昏眼花,而且,遂大夫的职位普遍比乡大夫高一级。

    王上这是告诉天下学子,地方乡、遂大夫也是可以晋升为朝廷高层大官的,也是有机会效命国家的。也告诉学子,遂大夫未必不如乡大夫。同时给学子一个拼搏的理由,和安心前去工作的期望。这里面的其他奥妙,别人也不必知道,只有王上自己心里有计划安排,看表象也就可以了。

    康王接着说:“下面朕宣布第二条王诏,乡、遂大夫选举工作,明日起启动。三十位州长和三十位县正参加竞选乡、遂大夫,竞选名额为六乡六遂十二名大夫。”

    “礼毕,众臣辞拜。”赞礼。

    “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叩拜。

    大家散去。

    学子们的情绪开始高涨,开始激动,开始为这些刚提升的乡遂大夫庆祝晋升。他们连升三级,两级,直接到达国家高层担任领导人,这让学子们的书生意气奋发出来,个个都开始规划美好的未来,希望有一天也能飞黄腾达,实现梦想,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抱负。

    群臣得知十四个空缺已经补缺十一个了,没有了希望,个个都不再跑动了,安静了下来。

    还乘下少傅,司马,军师,三个职位,这三个职务大家都清楚,不是自己的菜。军中开始活跃起来,司马与军师,肯定得从六军中选拔人才,是谁呢!

    诏书军令下达,原二师师氏晋升担任司马,原五师师氏晋升担任军师,原三师师氏担任司士,原四师师氏担任辟雍武宫教官长。

    原司士担任辟雍雍正。这是新设立职位。

    这少傅空缺。康王没有下诏。

    太保,太傅,太史,一致推荐少傅由司寇卫侯担任。

    康王接受推荐,任命卫侯担任少傅一职。

    任命齐侯丁彶担任司寇一职。

    大家忽然想起,康王第一次早朝时说的话,“尔等安心在原职岗位任职”。

    新的高官班底已经搭建,增加了十五位新成员,顾命大臣留在宫廷的还有六位,太保召公奭,太师毕公高,太傅毛公郑,少保芮伯,少保彤伯,少傅卫侯六人组建顾问委员会的顾命常委会,每月召开一次重大议会,每季度召开一次二十人全体顾命大臣议会会议,共商国事。简称小朝会。

    康王登基不到一月,整个朝野格局已经变了,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也难怪,那些顾命老臣,资格老不说,个个年龄也偏大,也该享受为国奋斗几十年的成果了,给个机会来安置分封,以示嘉奖,同时达到顾命效果,开创监国新局面的先驱,一举多得。

    还有那些臣工卿士,个个资格老,政治的斗争手段丰富,康王不敢提拔晋升他们,自己年轻,博弈的经验缺乏,还是选择能紧紧跟在自己后面的新人为好,康王只好从下面选拔一批新人当政,执掌朝廷命脉部门,这些新人长期在下面工作,都是以贤著称,都是通过百姓选拔的贤能之人,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所以康王走百姓路线,相信是不会错的,这是最早的选举活动,这也是康王从父王成王当年前期被周公摄政,做傀儡王上总结出来的经验和研究出来的规避避免成为傀儡的办法,康王善于总结和研究政策,现在已经展现出来。

    这批新人感恩带德的,死心塌地追随康王,这是祖宗积德和自己的拼搏才有今天的机遇。再说,这批新人和当朝政客们的关系也不深,思想也不一样,因为他们长期面对着的是老百姓们的事情,新的思潮,将影响整个朝野,尽管在起步阶段可能会慢一点,但一旦形成新趋势,就是彻底改变社会,何况康王的后备军已经下去锻炼,新型学府已经开始培育新人。

    康王下诏规定:“路外大殿朝会每月一次,减少朝会次数,避免会议太多,浪费时间,甚至是无聊的会议,以多做实事,少开寒喧会议,平时处理政务在路中宫殿改以召见和觐见制度。”这样忙的可是王上。

    康王开始在路中宫忙碌召见接见,开始处理各种各样的政务。

    “召虎臣前来清茗宫。”康王对仆正说。

    “诺。”仆正应声而去。

    不一会,虎臣在仆正的引领下,来到清茗宫。这也是康王处理政务和接待大臣的地方。

    “末将拜见陛下。”虎臣叩拜。

    “嗯,召汝来见朕,是朕想知道你这个新官上任三把火是怎么烧的?对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