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三回 学宫起兴竹简晒书 (第2/3页)
喷军准备是怎么调整的,尤其是王城和宫殿的防御工作。”康王说道。 “末将已经做了小小的部署,没有作大的调整,动用百夫长要陛下亲自下令,为臣不敢私自改制,私自换防。”虎臣回道。 康王满意的笑了,这就是他要的虎臣,御林军的头。虽然他以前是第四乡的大夫,康王做了彻底的了解,甚至派人私下里跟踪注视他十天的行踪,之后才决定他担任虎臣一职,虽然此人以前和康王并没有太多的接触,康王甚至也不大了解他,但康王还是大胆启用了他,因为康王要得是忠诚,绝对的忠诚,要的是忠臣,绝对是忠臣的虎臣。 康王相信自己的判断,康王不是在找个熟悉的虎臣,熟悉,不代表忠诚,更不代表是忠臣,忠诚说的是心,忠臣说的是原则,以及法律和军纪。具有这个素质的人,就可担任最重要的虎臣。站在面前的虎臣姒玵(an)就是这样的人,也许此话说得有点早,但目前已经表现的是如此了。 “你这小小的部署是怎样的?说说。”康王问。 “这城内的更夫和打扫卫生的人中,有五十人都是为将的警卫和随从,他们属于本将的直接管理,他们全天候的监视各地动静,一有风吹草动,他们随时向本将报告情况。”虎臣姒玵回道。 “还有呢?”康王问。 “没有了,其他按照原来部署和换防制度正常运行。”姒玵说道。 “噢,你是加强了眼线,做防范情报信息工作,难为他们去当更夫和扫大街的,潜伏和乔装很辛苦,朕下令给他们发双份俸禄。”康王说。 “遵命。”姒玵应道。 “朕授命你搞一套属于自己的防御方案来给朕看,时间不限。”康王吩咐道。 “领命。”姒玵行军姿。 “王城和朕的身家性命都教给你了,你好自为之。”康王说道。 “末将确保王城万无一失,确保陛下绝无安全隐患,末将以全家人的性命担保。”姒玵将军保真说。 “有你这话,朕没有看错人,希望你象你名字姒玵一样,是块美玉,你回吧。”康王说道。 “末将告退。”姒玵将军行礼告退。 接着康王召见司农扈鮟(fuan),大宗黎埠,上大夫杜社,司徒蒲柳,司空沣芑,太史禄稗(bai),上卿大夫司亍(chu)。 今天,康王接见了九位大臣,已经非常累了,他说他还要接见一位,计划接见十位,还差一位,没有完成今天的计划。 “召辟雍雍正庸毝(cai)。”康王说。 “庸毝参见陛下。”雍正庸毝叩拜。 “雍正,你知道朕召你干什么来?”康王问。 “微臣猜,是为了我meimei。”庸毝回道。 “再猜?”康王笑道。 “晋升?”庸毝回道。 “你竟想好事,但也没有坏事,朕是想,你这教学规划和办学方针搞好了没有?教育是百年大计,你不搞个百年计划出来,最少也搞个十年计划出来吧,说。”康王说道。 “为臣没有十年计划,只有五年计划和百年规划两份,请陛下审阅。”庸毝回道。 “你不用骨片记录,而用木片记录,不怕损坏吗?”康王问。 “这木头比骨头好刻,快捷,虽然没有骨片那么耐久性,但这也不必要永久性的几百年不变,为臣看以后这甲骨刻辞,也可改良一下,历史典籍,祭祀,军事类事件用骨辞,其他政务可用木片代替,可节省时间,节省费用,节省人力,好处多得去了,陛下。”庸毝说。 “好,你先试用吧,如果可行再推广应用和普及。不过按照你这做法,那竹片不是更好。”康王说道。 “陛下说的是,为臣下次改为竹片试一试。”庸毝说道。 “好。你这年纪这么轻,做辟雍之长,能压得住那些乐正吗,人家服你吗?”康王问。 “回陛下,刚开始都不服,他们说,当官作老爷,不讲年纪大小,这为人师表,靠的是知识和学识,不要误人子弟,误国误民。陛下看,我都被他们说成草包了。”庸毝感叹道。 “那现在呢?”康王问。 “一个字,服。”庸毝自豪的说。 “你是一字之师,是不是吹,还是真服。”康王笑道。 “他们是真服,陛下。”庸毝较真的回道。 “你是怎么忽悠他们的?”康王问。 “在他们面前能忽悠过去吗,他们是为人师表,才高八斗之人。”庸毝说道。 “那你是才高九斗了,那一斗是不是当今王上的威仪王命。”康王笑道。 “陛下的王令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为臣也显摆了一下自己的才华。”庸毝说道。 “你是怎么显摆的?”康王笑问。 “告诉陛下,为臣是这样压住他们的,臣上任的第三天,召集乐师,还有相关人员,臣给他们开会,开会研讨教学大纲,当臣谈到六艺之时,臣表演了一下古琴,臣演奏了《大武》六章,和《雍》全部内容,让他们看傻了,臣还演奏一首新的曲目,叫《首席农夫》。他们傻了,他们没有听过,其实是臣即兴而作的。”庸毝自诩道。 “哼来听听。”康王说。 “噫嘻,成王! 既昭假尔。 率时农夫,播厥百谷。 骏发尔私,终三十里。 也服尔耕,十千维藕。”庸毝唱和。 “你是在歌颂成王亲耕事迹啊,好。”康王赞许说。 “后来臣又讲了关于教书育人,和教育百年大计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以及将要实施方案和细则,他们听后,一片掌声,掌声雷动,陛下,掌声雷动,这是不是表明他们服了?”庸毝自雷道。 “掌声雷动是表明对你的演讲给予鼓励,不代表内心服你?你看,朕就不以为然。”康王说。 “陛下的意思是?”庸毝莫名问。 “你的教育发展纲要,朕瞄了一眼,觉得还不够理想,在你目前规划的基础上,翻一百倍,这样朕就满意了。”康王说道。 “啊,臣的规划和将要实施方案,让那些乐工都吓傻了,教育是要经费支出的,回报是很慢的,陛下!那陛下要拨一百倍的教育经费给臣,否则,臣就是说空话了,教育讲的是实,不得来虚的。”庸毝惊讶道。 “君无戏言。”康王说。 “谢陛下,臣代表天下人民谢主隆恩,臣代表天下学子谢主恩典。”庸毝跪拜。 “你还要谢朕给你机会谢朕,有的人连谢朕的机会都没有。”康王笑道。 “谢陛下给为臣谢陛下的机会。”庸毝贫嘴贱舌的回道。 “不用谢,这是朕应该做的,朕是天下的朕,不是那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朕,朕为公,不为私。”康王豪气的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