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九回 懋伯师遣东征海眉 (第2/2页)
国。 介国君得知诸城被占领,早就慌了神,要求调回介国八千大军回访救援,莒国君大怒,大骂介国君,竖子匹夫,成不了大事之人。 莒国失去八千介国军,还乘四万人马,这与周军七万人马对阵,已经没有一点优势,叔鸿发起总攻,可是打了十日,也没有歼灭莒国大军,双方不得不继续绞杀。 就在周军与莒军双方绞杀之时,懋伯放弃攻打介国的计划,突然回援攻打莒国,一前一后,绞杀莒国大军。 看来这个莒国君还不是个软柿子,还是个硬骨头,很难啃,需要一定时间。 画面切到海州战场,右军姜将军此时已经大开杀戒,将祝其大军赶到祝其河沿岸,准备赶其下海。没想到就在这是,海眉大军赶到,从后面偷袭姜将军,姜将军大败,撤回鄟国境内。 三日后,爯遣将军率一万勇军赶到,将海眉大军打败,海眉大军回到海眉之地。 姜将军一看海眉大军大败,于是再次攻打祝其大军,双方交战五天,姜将军下令战屠令,将祝其所有败军全部屠杀战场。上一场战争,原本姜将军本意是要赶其下海,给祝其败军他们一条活路,没想到姜将军忧郁仁慈之间,遭到海眉大军的从后偷袭而大败,这次不一样了,姜将军决定不留后患,不留余地,一杀了之。 祝其人害怕了,听到姜将军的名字都发抖,看来鬼都害怕恶人,何况人呼! 姜将军成了这个地带的恶人,开始出名,家户户晓,无人不怕。 还说爯遣将军,已经打到海眉境内,海眉大军大败不说,都逃到海岛上去了,有的逃到海滩湿地上去逃命去了。 周莒战役尚未结束,看来莒国君反周还是有点本事的,双方激战二十天之后,爯遣将军建议说:“令向国民众参战,这样也让向国人民释放一下心底的仇恨,仇人相见眼红,那个拼杀劲头不比大军差。” 懋伯采纳爯将军的建议,命向国军组织民众一万人马,采用不说理战术,一起浑杀,造成混乱状态,然后周军三面包围,将莒国军赶到大海里。 这个办法很有效,莒国大军三面受到围剿,唯一能逃的,就是大海。 莒国大军败退海边,只好逃到大海里面的岛焦去了。这也是一支海外逃生的莒国人。 莒国大败,莒国君不知去向,诸城君也是不知到哪里去了。 懋伯下令大军合力攻打介国。 介国君早已前来投降。 这个时候,讨伐东夷反周叛乱,算是大捷,上报邵王。 邵王得报大捷,下令六军回师,留下两军两万五千人马,驻扎东海和灌云地区,封姜将军为东镇国,侯爵。邵王意思很明白,就是镇住东海诸侯各国之国。 这里的东镇姜国,后世很厉害,和王室联姻,成了懿王王后,夷王之母。 邵王同时下令,收回祝其国的部分疆土,等待日后从封他人。 懋伯得令,率六师回到菹台驻军之地。 爯遣将军也得到邵王王命,将其所部勇军也回到五鹿城州牧驻军基地,充实州牧驻军实力。 邵王令秸父前去州牧驻军基地,对有功将士按功行赏,命懋伯对大将军爯遣进行嘉奖。 嘉奖仪式由秸父主持,懋伯授奖。 内史秸受到邵王的重用,代表朝廷主持爯遣将军的表彰仪式,感到无比荣幸,铸尊铭文说:“庻(shu)东夷大反,白懋父以殷八师征东夷,唯十又一月,遣自勇师跾(shu迅速)东彝,伐海眉,雩厥(战败他以后)复归在牧师,白懋父承王令赐师遣,征自五帛贝,小臣秸(汲国)从蔑历(主持礼仪),眔(da及)赐贝,用作宝尊彝。” 这个自称小臣秸的人,能够有资格主持这样的赏赐礼仪,官位一定不会小,这里的小臣,是古代式自谦。 伯懋父来到镐京复命,邵王令同公接待懋伯,同公再次命小臣宅服侍懋伯。懋伯对小臣宅说:“宅大人,你这是第二次照顾本官,这次你想让本公赏赐你什么啊?” 小臣宅说道:“大人上次赏赐小臣精美的盾牌,锐利的矛戈,赏赐的金车(铜车),两匹宝马,小的如获至宝,至今还在小臣家里供奉着呢,哪敢使用,作为镇宅之宝。这次大人不要赏赐小臣了,小臣服侍大人,那是荣幸之至。” 懋伯笑道:“你两次服侍本官,功劳苦劳都有,本官赏你美女两名,四驾铜车一辆,宝马四匹,享受诸侯君出行待遇。” 小臣宅叩拜稽首。 小臣宅铸鼎铭文,同时制簋铭文记之。 看来这个小臣官位也并不小,按照周王朝礼制,王者九鼎八簋,最大高官大臣七鼎六簋制度,那么小臣能够制造青铜簋,这个官职不会很小,最小享受男爵以上官位,这个小臣宅,史家认为是个人名,名叫宅,本文认为不然,宅,官名,是三宅之官,共有三名,三宅官之常伯,常任,准人,三宅副官三俊是也。例如,宅皋狼赢衡就是其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