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王朝_第一百五十八回 穆王浮躁问道寻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八回 穆王浮躁问道寻道 (第1/2页)

    穆王二十八年春,穆王想起要去求道,要到赵国去,穆王提前下令:“赵国附近诸侯不得前来打扰,待王召见之时,方可前来朝见。”穆王不想在求道之时,不想被无道之君打扰,于是带着宝贝美少女王妃来到赵国。赵国侯早就于一年前就准备好了接待工作,穆王的行宫非常豪华,乐队和歌舞也堪称一绝,尤其是赵国君从秦岭带来的秦腔(不是怪异的哪种),让穆王大开眼界,这世上还有如此的音乐和演奏乐器之美女和歌姬。

    穆王前来求道,如此浮躁之下,如何能够静下心来问道,于是穆王决定不急于求道,而是先让自己这颗不安静的心先消遣一下,待筋疲力尽之后,身心具瘁之后,也许就自动要进入定性的阶段了。

    穆王自己也觉得奇怪,感觉自己怎么这么喜欢浮华呢?自己以前是那么的淡定,还追求一夫一妻制二十多年,怎么一下子就控制不住这些美色的诱惑了呢?这男人的本性难道就那么的雄壮突起,自己是不是传说中的男人更年期到了,心里不平衡,引起身体不平衡,这天下人以前都认为朕常年在外,不喜女色,不宠后宫,难道朕已经打破这个传闻,现在朕所到之处,这些诸侯君怎么个个都安排仙女仕驾,让朕不能自制,难道朕也流落到好色之王的行列,难道朕下一步也会成为暴君?穆王不敢想,于是想,也可能自己以前对自己要求太高,底线高,就会有高空症,不能着地,一旦到了地面,回归了本性,自己就接受不了自己。

    穆王决定换个观点看问题,自己也算了一下,自己的身体也折腾不了几年就要老年化,抓住自己的青春尾巴,享受十年,十年之后,想享受也许身体不让你享受了。朝廷之政务由太子伊扈去打理吧,自己就在外面活动活动,如有重大事件,自己再出面决定,穆王决定在赵国住上一段时间,享受一下人间的晚晴。

    赵国君赵造当年救了周王朝的徐延反周对王朝带来的危机,穆王对赵国尤为重视,穆王前来赵国之后,又得到赵国君的格外照顾,穆王心存感激,于是特赐赵国镇国之宝重氏璧,重氏璧是传说中西南重黎后人重氏传家之璧,价值最少十五个城池,穆王毫不吝啬的赏赐给赵国君赵造,这相当于赏给赵国十五个城池。

    赵国君赵造跪拜叩恩,感激涕零的赵侯把头也磕破了。赵侯得到重氏璧,拿着这个宝贝,不知放在那里为好,这是十五个城池和十五个城池百姓,还有这个城池里的财富的全部价值总和,赵侯想来想去,还是叫侯妃保管,侯妃不出门,整天在宫中,安全性强一点。赵侯妃拿着这个宝贝,流着泪说:“这不是要臣妾的命吗,拿着怕摔碎了,藏着怕被偷了,杀人越货,还有生命危险。”

    赵侯严厉的说:“人在宝在,人不在,宝也得在,你得收好,这可是传家宝,价值十五个城池,赵国目前也没有十五个城池,陛下等于赏了三个赵国给臣。”

    赵侯妃回道:“你自己保管吧,臣妾的命也不值这个宝贝的这个价钱。”说着将重氏璧塞给赵侯。

    赵侯说:“小心,不要拿掉地上跌碎了。”

    “你自己要小心,不关臣妾的事了,你自己拿好吧。”赵侯妃说。

    赵侯看看这个宝贝,然后小心的收藏起来,无人知道在什么地方,并强调不得外传。

    夏天过后,穆王要到洪洞去,召见无为道人,说也奇怪,这个无为道人是第三代无为道人,原来他们是传承沿用第一代无为道人之衣钵,也便称为无为道人,穆王还认为无为道人是个两百多岁的高人。

    穆王来到洪洞,这是个洞天福地的仙境,穆王看看这个地方的位置,不禁为这道家的选址感到敬佩,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靠山,这世上好地方都让修炼者占尽了,穆王心里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说不清是反感还是厌恶,就是有一点抵制心态。

    穆王的御林军在三里开外,穆王仅带了两个侍卫,为表心诚,穆王在左右侍卫的陪同下,徒步来到洪洞山的修炼茅屋,一人出来迎接,“恭候陛下莅临无为茅舍。”

    “足下就是无为道长?”穆王问道。

    “在下是明天的无为道人。”道人回道。

    “为何如此说?”穆王心里一惊的问。

    “无为道长说了,要用发展中的无为来应对陛下的无为,在发展中解决问题。”道人说。

    “足下是说,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穆王说道。

    “过去和现在都是不能适应明天的发展,只有用未来来应对未来。”道人回道。

    “未来如何,如何知道?”穆王问。

    “豫,豫则立,不豫则废。”道人说道。

    “何谓豫?”穆王问。

    “延续,顺行当下的道,研究规划,开辟未来的道。”道人说。

    “未来不是有上天的安排,还需要人为的规划和开创吗?”穆王故意说道。

    “召公说过,天不可靠,天都不可靠,何况各路神仙,鬼更不用说了,既然神鬼都靠不住,那只有靠人自己了。”道人说道。

    “足下是不信鬼神之道,无神论者。足下为何不请朕到草堂坐下论道?”穆王直接的问。

    “坐而论道是三公之行为,陛下是王,王者论道得站着,站得高,看得远,何况这道也要站得住脚,坐则坐井观天。”道人说道。

    “足下如此说三公坐井观天,不怕三公来扒了你的皮。”穆王说道。

    “去了皮,可见一斑,心中之道方一览无遗了,皮糙rou厚,人心不古,方需寻道,若天下人心顺道,何要研道开道?”道人回道。

    “羊就不会爱上狼?”穆王说道。

    “狼爱上羊,是自然之道,也是遵循道法自然,羊爱上狼,那是逆道,也许羊看到了虎,想让狼来保护羊,为虎做伧,可狼都不能自保,如何保护羊,羊爱上一个不能自保的狼,悲哉,哀哉!”道人回道。

    “你是说要遵循自然规律和原理?”穆王问。

    “陛下到南方,脸上被佤族人抹黑,那是明的摸你黑,是爱戴君王的一种表达方式,陛下到了南方,又被泼水族泼了一身水,那是泼水族人民表达如何的爱陛下,如果陛下到了北方的冬天,也被泼了一身水,那是要谋害陛下,同样是泼水,却表达两个完全不同的意思,一个是爱戴,一个是谋害,如果不去研究这泼水的道理,不去了解这两种不同的环境下产生的原理,那不是要发生多大的悲哀,陛下到了南方,把泼水看成了北方的泼水,陛下到了北方,把北方的泼水看成是南方的泼水,这两种后果会如何呢?”道人说道。

    “这个道就不可思议了,一个是爱戴,一个是谋杀,如果搞错一个,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