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三回 荆人惨败密国抗戎 (第2/2页)
都知道,最后的江边码头也不会坚持十日,可战士就是战士,必须战到最后一口气,否则就不是一名合格的战士,战就是拼杀,士,就是士风,士风就是死士之风,勇士之风。 江陵城之东的长江码头,还乘五万大军的江荆君,决定放生,放过这些为自己奋战不止的勇士,可这帮勇士无人离开,江荆君仰天长啸:“江荆人,以江为生命,长江就是我们最好的归宿,将士们,听天由命,江水会带着我们到该去的地方,大家一起跳。”江荆君第一个的跳下大江,滚滚长江水,带走五万人的生死漂流,能够活着的,是大江的恩赐。 待穆王到达时,江荆之战已经结束,等待穆王的是发配俘虏,穆王没有去理会俘虏事情,而是先将荆州城赐给了归国,江陵城赐给了权国。 两位国君拜受。 论功行赏之后,穆王将俘虏来的所有百姓释放,安置在神农架地区,由周军看管,而所有战俘,全部赏赐给有功之将,作为家奴,致死终身不得改变身份。 战斗还没结束,原驻扎在庐戎境内的周军三万六千人马,已经在东荆河之北奋战东荆军,尖刀嘴这个地方,是个难啃的骨头,东荆人是个土著民族,没有文化,只认死理,民风蛮狠,也不讲规矩,不分时间地点,也不分男女老少,军人就是百姓,百姓就是军人,开始周军还讲战场道义,不杀百姓,不杀俘虏,可东荆人不管这些,能杀一个,绝不错过,几个小孩也会杀死一个周军,周军十日内,无辜死在战场道义善良之举上大约有三千人,周军将领火了,下了一道死命令,见人就杀,把眼睛闭上,你就不知道他是百姓还是军人,也不要回头去割下他们的耳朵,本将军不以耳朵论功劳,按照你们能活多少天来计算你们的战功,以此来保证军人的自身生命。 州国君是接到接管东荆地区的命令者,这个地区也就是赐给州国君了,轸国君请示要来参战分上一杯羹,穆王没有同意,以汉水为界限,比较好管理,不然以后轸、州两家的矛盾也是免不了的。鄀国君和郧国君也要来助阵,穆王也不同意,这表明穆王对州国君当年为周王朝攻打鄂国立下悍马功劳给于肯定,给于回报,别人是抢不走这块土地的,非州国君莫属。为王者心里是有一本很明晰的账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报、恶报,不是不报,是时候未到。还有那句老话,人在做天在看。 话说州国君得到王令,他立即征兵,征的是民兵,大家都很奇怪,正规军不用,却用民兵,这个中原因也不是没有一定道理的,就像邻里打架斗殴,知根知底,你会怎么样,我太了解了,所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东荆人不讲规矩,也得用临近的老百姓来和你斗,你不讲规矩,他也不讲大道理,反正你要威慑到他的生命,他就会和你拼命,道理就这么简单,老百姓也就这么简单。 办法用对了,就省了一半力气,州国君派去打前线的一线民兵确实管用,都是一个地方的人,喝一条河水长大的,谁还不知道谁,半个月后,优势明显显现出来,这是州国君才下令正规军出动,因为周军屠杀的场面,终于让东荆人怕了,百姓纷纷北逃,北面是州国君的部队,州国军前面是民兵,都是地方人,好说,于是前面的民兵收容了一部分老乡,都是乡亲,也就安然无事,那边周军继续北上,直到尖刀嘴的江边,周军两万多将士,联合州国君将东荆军全部斩杀,一个活口没留,就连东荆君也没留着让穆王来审判,被当场斩于马下,人头被周军用来祭旗。 如此惨痛的代价,让活着的少数的东荆人,感到害怕,于是纷纷改姓,归顺州国。东荆这个名字在这个世上再也没有,仅乘下这条古老的东荆河,记载着古老的东荆人的过去和悲哀。 任何事情都会有一就有二,当南边正在火拼之时,而北方的戎人一支却在偷袭古都岐山,趁乱打劫,也是乘虚而入,但他们仅仅是乘乱打劫而已,因为这是他们的习惯,他们不是要推翻王朝,他们不是枭雄,而是土匪罢了。这也吓不倒穆王,因为在南下攻打荆人之前,穆王就部署好了西部的防线,驻扎在密国灵台的京伯三万大军,不会放过他们的,这三支部队,也足以抵御他们的侵犯。但也不可麻皮大意,否则,穆王也不会在那里布军屯兵防范,尤其是在动乱时刻,更不能引起大面积的暴乱,那样就很难收拾场面。 这是穆王三十七年八月一日,穆王还在江陵处理两江流域的战后事宜,这里的战事刚结束,穆王让千里马传报王令,每日传报一次战报,以表示王上对追击那戎战役的关心。 穆王的担心不是不可能,正在下令京伯和密康伯率本地人马追击抵御那戎之时,淮河流域的群舒七国,也开始sao乱,准备反周,反周的理由是,“残忍杀戮东荆人,不讲战争道义,为明天的秩序声张正义。”这个喜欢正义的群舒七国,开始联合,准备反战朝廷。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七国之君刚刚出动联合,在舒城交界空地处举行会盟之时,被驻扎在涂山的三万大军和驻扎在临淮钟离国边境的三万大军赶到,被六万大军团团围住,成了瓮中之鳖,束手就擒,七国两万御林军也被当场俘虏,这两支部队是穆王防范淮河流域诸侯造反的守备军,穆王知道,只要天下有事,淮河流域的淮夷人,从来就没有少过,从开朝三监之乱,到徐国三次叛乱,再到巢国两次叛乱,录国,虎夷,群舒,鄂国等等叛乱中,淮夷人的身影到处可见,一百年中,淮夷人从来就没有闲着,好战好斗的习惯一直保持的很突出,虽然每次都以失败而告终,这次也不例外。穆王有远见,这次提前布军于此,收到良好的预期效果。 穆王要收拾他们,先关着再说,因为西边的战役到了尾声,穆王没有时间去嘉奖西边剿戎有功之人,只好传令由太子伊扈代王论功行赏,同时令王妃俎姜代王上对密康伯的母亲给于嘉奖。 九月中旬,既朢日,周军追赶那戎获胜凯旋而归,俘虏百名敌人,缴获兵器若干。坐镇朝中的司马寿,受穆王之命,对师氏、虎臣给与特别嘉奖,密康伯晋升为公爵,密康公的母亲也在军中出谋划策,身体矫健聪敏,是个仙女中豪杰,巾帼英雄,穆王妃俎姜派内史大臣友(上士)、大臣员(中士)赐密康公母亲隗氏沐浴裸襟之后,穿上赐予的王家紫玄色外衣,表示视同朝廷大夫之人,并由朝廷养老,表彰其的功劳。穆王妃俎姜,也不忘和密国结好,同时不失时机的和京伯结为亲家,替王子辟方定下了这门亲事,娶京伯之女为王子妃。当然得待穆王同意之后举办婚礼。 这段奖赏内容,已经记载在青铜铭文中,无人放过这么荣耀的事情而不名垂千古,密康公如此,王俎姜也是如此,大家都铸鼎铭文记下这段历史丰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