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王朝_第一百七十四回 群舒受罚涂山召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四回 群舒受罚涂山召见 (第2/2页)

朝廷规定的这些养老制度,作认真检查,发现没有做到位的地方诸侯,严加批评,勒令限期整改,整改后并上报朝廷备案。

    穆王每次考察巡视中,少不了一项,就是校对当地度量衡的法度,这是关系到人民根本利益的问题,比如,笆斗的大小,是不是大斗进,小斗出?还有土地的丈量,是不是一步为八尺(现在一步为六尺四,古人个子高,腿长,步子大。),还是小步丈量,卡老百姓的油?(周朝廷规定,周尺计算一百里地,等于现在的一百二十一里,又六十步。周尺计算的一百亩土地,等于现在的一百四十六亩,又三十步。)等等不一而足。穆王强调:“民生是天,天大的事,就是民事。民事就是国是。所谓国之大事,祭祀与戎,祭祀为了保民,保民风调雨顺而祀,戎事也是为了保民,保民太平,不受侵扰掠夺而强兵卫民,保家卫国。”

    【穆王此时已经想到土地确权问题,尤其是小族地主,城邑主的土地,以及诸侯君的土地界限问题的再次确认,这个土地边界确权问题,穆王开始规划设施,同时,穆王计划这些土地可以买卖问题,只要是正当的土地交易,朝廷有关部门确认后,都可交易。】

    至于祭祀礼制问题,穆王也是要形式上走一走的,穆王的王家原则是:【敬神、仕鬼、祭祀山河,但敬而远之。】所以这方面就不提了,只是朝廷礼制问题的考证问题,不管诸侯大夫士子,凡能够有权利祭祀者,无不祭祀,因为这是他们值得炫耀的权利地位的象征。到目前为止,只有周武王对商朝帝辛扣上不祭祀神灵宗庙的帽子,以此来说帝辛是不敬不孝之人,其他至今为止还没有发生此类事件的资料证据。

    当然,对于那些有益于人民,对人民做出贡献的人,穆王视其功劳大小,加封土地或加赐田禄。(田作俸禄。)

    穆王从涂山召见诸侯,到徐淮地区各地巡守,历经一年多时间,于第二年三月回到了褒国境内的汉水军营。

    仅过一个月,第二代陈国公陈皋羊薨毙,谥号:“相公”。陈申公之子陈突继位。对此,穆王非常满意。可他的满意却给后世之人带来了范例,成为典范,比如王子辟方之乱。这是后话。

    又过一个月,王朝司寇病故,薨,葬。

    穆王任命吕侯为司寇,并作册命簋(gui)。簋盘铭文说:“王命吕侯为司寇,赐烁金三十朋,吕伯作宝彝簋,以扬王休,子子孙孙享用万年。”

    穆王四十二年,春,穆王回到镐京,年已经古稀之年,穆王感叹人生短暂,对王妃俎姜说道:“人生七十古稀,朕七十为奇,武王,成王,康王,昭王,四代之王,皆无过五十而崩,朕年已古稀,白发尚少,黑发须彦,再过十年,耋耄(diemao)之年,朕能否再彰显圣君本色呢!”

    俎姜还没搭话,穆王又接着感叹人生苦短,说道:“朕虽七十,可前十年幼小,后十年衰老,中间只有五十年,一半又在夜里过了,二十五年中,朕又东奔西跑,南征北伐,经过多少争锋辛劳,好在天下恢复太平,可矛盾少不了。”

    俎姜说道:“陛下是想要彻底解决社会茅盾问题,这可是大难事。”

    穆王说:“再难,朕也要解决,首先立法,第二,土地确权交易,第三,统一税负,第四,地方诸侯去兵,第五,实现实行中央集权体制。”

    俎姜的脸色都被吓得变了,说道:“陛下,这太猛了,臣妾受不了,天下要乱的。”

    穆王听了俎姜的话,愣了半天,说道:“循序渐进,循序渐进,不是一代王者能够全面推行实施的,朕先订个框架方针,后世之王,延续改革体系慢慢推行,王朝自我革命,势在必行,朕巡守天下亿兆里路,得出的就是这个结论,这样才能让天下百姓真正平安。”

    俎姜的脸色有所好转,说道:“陛下,那具体如何设施,还得拿出具体自我革命方案,这个方案搞不好,天下诸侯,大臣,都要翻天的,还得绝密。”

    “朕告诉你,就是要你明白,你不要从中阻扰干预改革革典,这是革命,自我革命,当然,需要勇气的同时,需要舍得,虽然是在革王朝自身体制的命脉,同时也是革诸侯的命脉,朕当然知道这事非同小可,朕,第一个要立法,第二个要土地改革,土地改革之后,要实行税负改革,税负改革,就是体制改革,也就是土地体制彻底改革,从井田制,改为井牧制,土地改革,就是诸侯分封之国的性质改革,社会要进步,天下要公平合法,天下要太平。”

    俎妃傻傻的听的更加慌乱,这个猛男穆王,如此翻天,大闹王朝体制,改变天下诸侯性质体制,怎让俎妃受得了,俎妃吓得还没答话,这时,小王子辟方进来给穆王请安,他们的谈话就此阁下。

    小王子辟方进门说道:“父王,儿臣庆幸生在一个伟大的朝代和一个伟大的国家,儿臣面前是灿烂的未来,让儿臣充满希望和梦想,也同时感到肩负着伟大的责任和使命。”看来辟方是听到一点他们的谈话了。

    “好吗,使命感和责任感都有了,有梦想就好,你想干什么?说吧。”穆王望着年轻的小儿子,感到自己年轻多了。

    “父王,儿臣有无限的力量和信念,儿子要替父出征,征服天下诸侯,让周王朝更加强大。”辟方说道。

    穆王笑道:“儿子长大了,懂事了,不错,强大的决心,坚强的意志和从不间断的热情,可以征服一切敌人。”

    “儿臣铭记父王的教导,儿臣从这一刻起,怀揣强大的决心,身负坚强的意志和绝不间断的热情,去征服世界,父王,让儿出征。”辟方豪言壮语的说。

    “听说你现在超过天下第一大力士大祝曾了,他还把朕赐给他的天下第一神弓也转送给你了,天下第一枪也到了你的手上,看来,你确实是个武学奇才,可天下已经恢复正常,没有仗打,英雄无用武之地,再说,个人的英勇,再善战的武学高手,也很难敌过一名无名的军师,你是不是去当一名无名的参军之后,再来当大将军啊?”穆王说道。

    “儿臣谢父王的良苦用心,儿臣愿意去当一名无名的参军,做一名有勇有谋的大将军。请父王下旨,儿臣即可前去报到担任前线参军一职。”辟方急切的说道。

    “好吗,小子雷厉风行,有将军的样子,如果真的成为一名合格的参军,倒是太子的好帮手。”穆王感叹说。

    “陛下,你就赶紧下旨吧,让儿子早点去锻练。”俎姜催道。

    “好吧,你就去西北灵台大营去,当三军参谋。是参谋,不是参谋长,听清楚没有,要低调,不要耍派头,还好,那是你岳父的军营,你总不会爬你岳父泰山大人的头上去吧!”

    “儿臣一定遵循父王教诲,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不耍王子作风,纪律严明,作风过硬,明剑高悬,据犬戎于千里之外。”辟方表态说道。

    “不是据犬戎于千里之外,而是安定戎绑于千里之内。”穆王纠正道。

    “儿臣明白父王为何置戎于千里之内了,儿臣告退,明日到灵台军营报到。”辟方说完,转身走了。

    俎姜追出宫门,大声叮嘱道:“要照顾好自己。”

    辟方走了,去了军营,上任军师参军一职,这本是穆王的一片好心,把儿子辟方锻练成一名有勇有谋的大将军,为长子伊扈继位之后以用,没想到却埋下了强势的祸根。周王朝的内乱从此开始。内乱必引起外患,内外交困,王朝必亡之因的第一因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