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王朝_第一百七十九回 繄扈登基异母太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九回 繄扈登基异母太后 (第2/2页)

子为了继承帝位,和弟弟帝辛血拼到底,背叛了自己的王朝,投奔周国,以至大商帝国灭朝,而最终没有逃过他弟弟衍仲继承宋国公爵大位。

    周康王三年,微子之子子圉(yu),方二次得封周卑之地为微国公爵之地,称微乙公。

    微子之子及其后人也只能在朝廷中做事得食邑俸禄为生,好在他们还比较努力打拼,现在已经到了第五代后裔微越,微越从微氏高祖甲微子之后,他的烈祖、乙祖、亚祖,到他已经四代在朝廷为官,通过微越的努力,微越在穆王晚年官居王朝司徒,受封微益公,也叫微乙公,微乙公这个称号是延续乙祖封号。

    微氏按照大商先祖子姓以天干为名的专利权而起的,而周王朝则不是,故他在周王朝朝廷中只能被被称为微益公,身居司徒之官位,算是高官,高官显贵,高官厚禄,其俸禄也和诸侯公爵是一样等级的封地,他的封地采邑在扶风之西的眉敖故地(眉县)属王幾内官邑。

    第二个不守礼制的是燕国,燕候克薨(hong),其弟燕候旨继位,燕候旨的后人目前也是按照嫡长子世袭制度正常化,可姬克之后人,也同样只能继承召公职位食邑,也只好拼命为朝廷卖命,保住这个召公的位置。

    接着鲁国内乱,鲁考公之弟鲁炀公篡位,鲁幽公被其弟鲁魏公所杀,鲁魏公篡位。

    跟着陈国,陈国申公薨,其弟相公陈皋羊篡位,在穆王的纠正下,相公归位嫡长子陈申公世系,相公陈皋羊之后人已经受封胡子国,爵位归位,也就没起纷争。

    这些没有按照礼制规矩来世袭的诸侯君,不一而足,但周王朝的王家礼制一直至今没有错位,一百年中也就周公旦篡位没有得逞,三位兄弟要求民主治国,没有实现,最终发生了三监之乱,之后,自成王掌权,在王位的继承上一切正常,自从辟方长大,穆王盛姬淑人薨,穆王妃俎姜执掌后宫,俎国候又多方活动,开始有了想法,现在这个想法又要绵延,事情在慢慢发酵中,现在站在辟方阵营中的大臣有,太后俎姜,太宰茀,大祝曾,曾国候,俎国姜候,申国候,京国君,附庸赢等,这个阵营也不可小瞧,看似人数不多,可他们在等待天机,所谓天机,就是合适的时机。辟方自己觉得陈国的案例可以借鉴,最起码可以先上大位,至于后面是否回归王位,那要看心情和局势。辟方开始研究陈国陈相公继承案例。

    话说太宰茀,虽然年纪已经九十,可他的心仍然很年轻,他对太后俎姜的喜欢从未减退,这种情结,也许是得不到的东西,都是好东西,何况俎姜不是东西,是一位六十岁风韵尤存的看似中年的美太后,自从穆王驾崩之后,太宰茀就找各种理由,前去太后宫请安问候,一双老花眼死盯着俎姜,俎姜对他有感激之恩,也就不去回避这个色迷迷的老花眼,太后心想,“反正你也看不见什么,看就看吧,掉不了一块rou。”

    几个月过后,太宰茀常到太后宫请安的事情传到了恭王的耳朵里,恭王绷着脸,没有做声,三天后,恭王下了一道王令,王令说:“普通大臣臣工六十五岁退休,高官老臣重臣全面实施七十岁退位养老制度,彰显王朝赡养老人之孝道,自即日起,三月内全面贯彻实施到位,‘东郊玄衣大夫公馆’的休养体制已经全部完善,为何不能按照礼制实施?从今往后,如有不执行者,剥夺其享受大夫待遇,恢复庶民身份。”这个王令的下达,对如已经九十岁的太宰茀,老态龙钟的毛公班,祭公利,逄公固等一班老臣就必须退位,要不到西郊干休馆养老,要不回到自己的封地养老,别无选择,离休干部,养老有保障,他们本就是一国之君,在朝廷为官,同时拿到朝廷发给的俸禄食邑(土地、城池),按照朝廷的官例俸禄,三公拿的俸禄,相当于同等的公爵封地的食用之田,六卿大夫,相当于侯爵的封地,以此类推,后面对此共王也将做全面改革。

    太宰茀从太宰的位子上退了下来,晚节不保,让茀索懊恼了很多日,可他已经真的老了,一副宰相肚里好撑船的肚子,变得开始小肚鸡肠,老小老小,象小孩一样叫真,他不去想为何晚节不保,不去想自己哪里出了问题,不去想自己真的老了,不去从大局观考虑,而是惯性的想,“共王这老小子不地道,共事四十五年,最后却来个一朝天子一朝臣,下了自己的太宰位置,不能为朝廷效终到最后时刻,成就自己的光辉一生,让自己对恩师周王朝首任太宰启伯的承诺落空,尽管启伯临终警告自己为官第一要素是效忠,自己在主子穆王任上也确实效忠,可天下换了主人,现在共王将自己从太宰的位子拉了下来,现在还是否有必要继续效忠共王呢?如果没有俎国候,太宰茀也许就没有不忠的想法,而且辟方也确实是个大才,强主的料,绝不比共王差。”茀索开始动摇,有了新的想法,决意暗中扶辟方上台,条件是能见一见梦中的太后俎姜。

    茀索要无事生非,也许是从高位上下来之后,有一种失落感,让他心里不平衡,没有让他为周王朝的安定团结战斗到最后时刻,成就不了一个书生报国的最高境界。茀索想起与先导恩师启伯的第一次谈话,关于先导和后继的问题,现在这个问题轮到他了,茀索为宰四十二年中,对先导一词的理解和应用,已经达到极致,对后继一词的期望,由衷之言,达到万人空巷地步,因为朝廷一只重用他,善待他,他也效忠王家,终于职守,但他说过,自己不是纯书生,自己不做圣人,当然不是凡人,门生故吏,门徒派系,还有那帮要做圣人的纯书生们,无形中建立起来的太宰帮,万人不止,在位子上的时候,茀索并没有感到他的根深叶茂已经到了根深蒂固的体系,这种体系结构可能已经到了一代,两代,三代,也就说有的人在茀索为宰的四十二年中,不但自己,儿子,甚至孙子也得到老太宰的提携。笰索真正成为他们家族,师徒,仕途的主宰和恩人。四十二年,这是个什么样的为政数字!

    茀索要启动这个数字,这是他的资本,太后俎姜是他的梦想神话,辟方是他的要打造的另一个神话,在他有生之年,也许时间不多了。

    茀索的过激不安分行为,印证了祭公谋临终时对穆王和大臣说的话:“汝无以嬖御固庄后,汝无以小谋败大作,汝无以嬖御士疾大夫卿士,汝无以家相乱王室而磨卹其外。”这便是祭公憋到死时的一句话,所谓“家相乱王室而磨卹其外。”被祭公说中了,茀索从内宰升到太宰的位置,现在要“家相乱王室而磨卹其外”了。茀索谋划中。

    这话也是导致祭公谋后人不能再担任三公的主要原因,而被同宗周公后人丼伯代替沿袭三公之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