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之梦_第四十四章 前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四章 前奏 (第2/2页)

    朝廷不愿意买单,这些管理人员就开始在百姓当中宣传,朝廷收回路权是想要用以向外国资本借贷,这是典型的卖国行为,长此以往,中国很快就会向越南朝鲜一样,彻底沦为外国的殖民地。

      不得不说随着思想的开放和民族意识的觉醒,爱国主义已经开始在民众当中扎根下来,在这些人的挑拨煽动之下,老百姓群情激奋,一致反对朝廷收回路权。这个时候的朝廷可根本不懂得跟百姓沟通什么的,就这样,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在后世影响巨大的保路运动在四川地区轰轰烈烈的展开了。

      面对老百姓的集会请愿,罢工罢市,作为四川总督的赵尔丰没有选择跟百姓沟通,而是直接逮捕了保路运动的几个领头人。这下子好了,直接坐实了朝廷反动卖国的事实,保路运动的宗旨也从寻求对话转向了集会示威。

      对于百姓的示威,身位总督的赵尔丰没有任何想要沟通的想法,反而是下令开枪驱赶集会民众,在总督府附近留下几十具尸体。这下子算是彻底捅了马蜂窝了,保路运动彻底失控,整个四川各地的保路同志会纷纷组成同志军,开始武装反抗满清的统治。

      如果说去年的天灾人祸之下清廷的拙劣应对已经失去了一部分的人心,那么今年围绕股灾产生的金融危机的种种内斗攻讦算是失去了沿海地区工商阶层的民心。不过对于满清来说,作死没有极限,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还是强硬的推行收回铁路,而且在一帮有心人的挑拨之下,再赵总督强硬的应对之下,引发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使得拥有整个国家八分之一人口的大省四川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其实如果只是这些的话满清应该还可以支撑一阵子的,因为他们还有一股庞大的实力保皇党存在,这股势力表面上以东渡日本的梁启超为代表,后世非常著名的蔡锷将军就是这位先生的学生,深受其思想影响。

      保皇党最初诞生于光绪亲政时期,为了帮助光绪从慈禧手中夺权而聚集起来的一帮人,不过随着戊戌年光绪被囚禁,同时也因为日本的崛起,这帮人开始寻求君主立宪改革,逐渐演变成为后世的立宪派。

      在今年的五月份,清政府弄出了一个责任内阁,效仿西方的内阁总理制度,立宪派仿佛看到了希望。不过等内阁名单一出来之后,整个天下彻底炸锅了。在这份十三人的内阁名单当中,汉人大臣仅仅只有四人,另外九人都是满清贵族,关键是这九人当中,还有七人拥有皇族身份,在整个内阁当中已经占据超过一半人数。

      这个皇室内阁一出来,整个立宪派都大失所望,本来他们开国会的要求就已经被打了折扣了,这最后一个成立责任内阁的要求还弄出了这么一个皇室内阁,这说明满清统治者不仅不信任汉人,就连那些没有血缘关系的满人都不受信任,整个国家被他们当成了一家之物,与现代进步思想背道而驰。

      可以说,皇室内阁名单直接把可以争取为盟友的立宪派推到了敌人的阵营,变成了敌对势力。经过这次的事情,大家都认识到了这个国家已经到了不革命不行的地步,满清皇室已经不再是一个可以效忠的对象。皇室搞的这么一出闹剧,让自己真的成了一介孤家寡人,彻底丢掉了整个国家所有民心。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保路运动引发的军事斗争在天府大地之上愈演愈烈,而满清为了镇压保路运动,直接从湖北抽调新军在铁路督办端方的率领下进入四川,镇压革命。此时四川本地的新军因为牵涉众多的原因已经不受重视,再加上四川作为一个五千万人口的大省,保路运动遍地开花的情况下,本地军队已经不堪使用,所以清廷一边指派老牌干吏岑春煊为四川总督,入川会痛赵尔丰镇压革命,一边从四川周边的陕西云南贵州湖南等地调兵入川平乱。

      就这样,因为一个四川的动乱,整个西南地区的兵力都被调动起来,清廷原本就已经非常脆弱的统治基础在这一瞬间变得支离破碎,虽然四川聚集了大量的军队,但是一下子周边的几个省份都空虚了起来,而现在,西南地区包括中部都已经没有了一个如张之洞一样可以镇压局势的大臣镇压,满清在南方的统治不知不觉之间已经危如累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