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_第一百二十七章攻打西班牙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七章攻打西班牙人 (第1/2页)

    大明的军队在南美站稳了脚跟,他们向中美洲进发。那些印地安部落,虽然在教科书中从来没有记载过他们,不过这些人的数量可真不少。

    老实说,这些印第安人有好的,也有坏的。有些是不错的工匠和建筑师,有些人天生的战士。当然也有些下流胚,有些注定该人道毁灭的家伙。

    西班牙人征服了墨西哥,也就是当时的阿兹特克帝国。阿兹特克人是古代美洲印第安人的一个分支,其文化的最大特点,就是杀活人献祭。阿兹特克人认为必须用人的鲜血供奉太阳,他才有力量每天从东边升起。

    阿兹特克最强大的时候,用活人当祭品的数量惊人。他们一天之内用掉数千人常有的事。这些人牲通常被斩首或剥皮,或是活活被挖出心脏。他们被带到金字塔的顶端,这里是最接近太阳的地方,让血沿着石阶流下。

    由于阿兹特克的经济主要依靠玉米的生产,而他们相信农作要有好收成得依靠祭祀鲜血才行。由于常常需要用活人祭祀,让阿兹特克人经常虐杀附属城市的臣民。而这些城市如果起来反抗的话,正好给予他们在战争中俘虏新的牺牲者的机会。由于战乱频繁,俘虏较多,因此阿兹特克人常常先把俘虏装在木笼里养肥,之后再杀掉献祭太阳神。他们还把在一种只允许前臂、膝盖、臀部接触硬橡胶球的球赛中获胜的胜利者献给太阳神。

    阿兹特克人又名墨西卡人﹑特诺奇人,属纳瓦语系。他们在12世纪末从北部进入墨西哥中央峡谷,灭亡了当时统治这里的托尔特克王国,于1325年在特斯科科湖中的岛上开始建立特诺奇蒂特兰城。阿兹特克人利用填湖的方法把特诺奇蒂特兰渐渐扩大,用水道和桥梁把小岛和湖岸连接起来。随着阿兹特克的壮大,特诺奇蒂特兰城也变得愈来愈繁荣,城内的建筑物和神庙也愈来愈高大宏伟。当1519年西班牙人来到时,特诺奇蒂特兰城已是一座60,000人口的大城市,西班牙人亦认为它比当时任何一座欧洲的城市更美丽更繁华。西班牙历史学家德尔卡斯特罗写道:“到过罗马和君士坦丁堡的人说,从方便、整齐和居民密集来说,他们还没有看到过那个城市能同特诺奇蒂特兰相匹敌”。

    阿兹特克人定居特斯科科湖畔之后,继续向外扩张,此后百余年里,以武力先后征服阿托米等部族。阿兹特克人原系发展水平较低的一个部落,后来因吸收、融合这个地区其他印第安优秀文化传统而迅速崛起。1426年,阿兹特克同特斯科科、特拉科潘结成了“阿兹特克联盟”,由阿兹特克国王伊兹科亚特尔任首领,势力日盛,在谷地建立了霸主地位。继承人蒙特祖马一世及其后的国王不断对外用兵,开疆拓土,至16世纪初,其疆域东西两面已抵墨西哥湾和太平洋沿岸,北与契契梅克为邻,南至今日之危地马拉,人口约300万,发展到极盛时期。

    阿兹特克人的最高首领国王和贵族高居于民众之上,并拥有强大的军队,明显表现出阿兹特克社会已向阶级社会过渡。阿兹特克的国王由部落会议从特定的家族中推举,事实上是最高军事酋长,无世袭权,并可被部落会议罢黜。阿兹特克人同与之结盟的部落结成统一的政治和文化共同体。联盟所征服的部落需向联盟割让土地和纳贡,但可保有自己的部族神和习俗,由自己的酋长管理。特诺奇蒂特兰城分为四大区,分属四大胞族。下面共分为20个氏族,各氏族有自己的氏族神、祭司和寺庙,享有处理内部事务的权利。各氏族选出代表出席酋长会议。土地被分成王田、祭司田、军田,由公社成员集体耕种,以供国王、贵族、祭司和武士所需。但社会组织仍以被称作“卡尔普里”的氏族公社为基础,土地为氏族公有,分配给各家庭耕种。

    阿兹特克人的社会组织以氏族为基础,实行公社土地所有制,但已开始出现阶级划分,贵族、祭司、武士和商人构成社会的统治阶级。贵族拥有土地和自己的姓氏,子女可受到特殊教育。平民接受农、工和战技等专业教育,是军队的主体。最下层是奴隶,主要来自阿兹特克内部,少数来自外族的战俘。

    阿兹特克国有比较发达的农业,主要作物有玉米、豆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