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红花满地】第十一章【63部分】 (第1/2页)
再看街对面饭铺,老板帮手张罗: 【见老板娘捏块肥皂出来,面带不悦。叽里呱啦一番,丈夫低头不敢反驳】 九方哪里听懂,却认得肥皂: 【低声跟旁边打听。食客笑了,尽量国语相告。好似说书一般:女人掼火了呀…碱快没了呀,只好拿皮皂洗。就那点…今天再不买,不要好过…骂她男人,做事没脑筋,不灵光(掼火:发火,恼怒。皮皂:方言口音,肥皂)】 细打量,门前果然木盆、木桶: 【热温冷,连洗带涮。一位老妇人,粗布打扮挽发髻。罩个坯布围裙,光脚套双布拖鞋。坐了小板凳,愣愣听老板娘发火。旁边好些餐具。直等女东家略略消气,老妇人开口:老板娘…好不好,给我皮皂】 好生意饭铺,必须快: 【天然草木灰,自己熬碱水。理论可行,没那多闲心慢慢搞。饭铺人气旺,老板娘眼光远。唯恐客官恼怒,在外到处说难听。譬如碗不干净,不洗手。啰嗦】 食用碱洗刷,最好不过: 【当时若用肥皂洗碗,叫‘想得开’。让食客瞧见,擦肥皂。必须多几盆热水,涮了没味道。食客嘴巴不讲,内心认同】 说到此间,表一段尘封往事: 【中国古法,譬如卤碱、石碱。还草木灰,古法熬碱。盐碱湖,制碱。以芒硝为原料,制碱。我们中国人很有智慧,洗衣、蒸面食,一样过了很好】 前清晚期,外邦碱进入中国: 【沉重打击了我们的,民族经济。他们的碱,狂野倾销中国。中国古法制碱,风雨飘摇。价格因素,大量产品供应。我们的民族经济命脉之一,几乎遭遇灭顶之灾】 貌似态度诚恳,价格低廉: 【足量供给,打造虚假友谊。劝说中国人:不要费力制碱,多累呀?多大投资呀?万一卖不掉,那不是要破产?买我们的,永远质优价廉。我们好朋友,想买多少都有】 终极目标: 【让中国人变傻子,彻底依赖他们的碱。从而cao控中国经济命脉,最终掌控中国政府。任何不满意,用碱掐死中国人的咽喉。逼迫中国屈服。通过时间,把中国变成,高度意义殖民地】 民国元年,1912年 【华夏西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宜人,雨量充沛。天然矿产资源丰富。溪河储水量,足以支撑经济发展】 如此山清水秀之地,一群龙的传人: 【走到一起。面对当地宗族长老,领军者一介儒生。前清晚期,朝廷认可知识分子】 捶胸顿足,泣血而陈: 【我华夏神州,苦外邦久矣。碱乃国之大计,形似微不足以。累日积月,累月经年。十载,二十载?吾辈眼目皆障,状若蠢蠢不可及之愚顽。但有一朝,反面无以论。以区区之物,扼我百姓民生之要害。但凡行所营生,碱苦何以为继?倘或些许斥驳,无以遂外邦之深隐点算。驱使坚船重炮,咸以我中华故土为偿?列座诸公,乡情地野之闻达。今所力图,百千后世深远计。酒醒时,风云日。鹅笔端砚朱砂,再绘我江山如画(苦外邦久矣:被外邦国残害太久。碱苦:此处场景,指极度缺乏碱。被别人控制)】 再看领军者,悲愤已极: 【涕泪交加,完全无法自持。双目血红,怒发冲冠】 在座宗族长老,无论年纪: 【感慨唏嘘,悲愤异常。我堂堂中华,三万六千里海疆。被外邦国欺压凌辱。几十年的凄苦,潸然泪下】 当天决议案,倾所有: 【啥子洋碱,要老子跪哈?脑壳乔得很,冲壳子!帽儿飞上天!你老子我,堂堂中国人(脑壳乔得很:此处场景,指不自量力地幻想,幻想全面征服中国。冲壳子:吹牛太大,不明白几斤几两。帽儿飞上天:吹到漫无边际,以为全面打垮中国。帽子都吹飞了)】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一群中国人,合力办厂。满腔热血,四处奔走。凡报国无门,生活困窘,落难英雄豪杰,张开双臂欢迎】 人力资源,场地设备: 【昼夜研讨,寝食难安。若干种天然资源,一系列繁琐工艺。拼死研发】 民国2年,1913年: 【华夏西南,中国制造。民族品牌诞生】 第1次世界大战: 【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战争缘故,海运遭遇大问题。外邦碱被故意囤积,化学名‘碳酸钠’。很多地区,陷入空前被动。没碱,馒头是酸的。太多行业迫切需要,绝非只有餐饮】 把中国人挤兑到一定程度,卖高价: 【涨价,再涨价。碳酸钠而已,当仙丹补药卖。您说说,这馒头怎麽定价?最阴险的手段,彻底搅乱中国人生活】 打击中国人的灵魂,诱导中国人自卑: 【诱导中国百姓,对中国政府高度绝望。诱导大规模恐惧心理,一言难尽。终极目标:强迫中国,更加屈服】 但凡有些门路,八方奔走: 【组织货源,解同胞燃眉之急。陆地运输,最佳选择。水路,须考虑一定风险。碳酸钠易溶于水,譬如下雨。刮风导致河流浪急,水花四溅】 艰难备至,中国人绝不屈服: 【无论省份,无所谓古法制碱。兹要能用。外邦碱最早盘算:利用碱,一鼓作气搞乱中国。不成想,中国人顽强支撑】 民国7年,1918年: 【整100年前。一群龙的传人,走到一起。带队者,一位中国先生。戴眼镜,讲话很斯文,有礼有节。骨髓里,中国人几千年的英雄气】 实业兴邦的火焰,熊熊燃烧: 【华夏沿海,港口重地。就一个想法:中国制造】 外邦人有所察觉,决心扼杀: 【打着合作的旗号,大棒加红枣。百般阻挠中国人发展】 制碱大技术,举步维艰: 【真不是拍拍脑门,就能怎样。期间曲折程度,一言难尽】 民国10年,1921年: 【一位刻苦钻研的中国学生,出任中国碱厂工程师。曾在外邦国家求学,化学博士学位。坚韧不拔,中国人几千年的英雄气】 民国13年,1924年8月: 【开工制碱,质量不过关。积压】 民国14年,1925年3月: 【重要设备损坏,不得不全面停工】 人有信念,绝不会屈服: 【民国15年,1926年6月。开工,产品过关。就在那一天,整座工厂,哭声震天。又一个民族品牌】 几千年相传的感情,山呼海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