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金羽陌上尘_POV2 敏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POV2 敏敏 (第4/5页)

在哪本不知名的笔记杂谈中似乎有这样的记载,说银子可以试毒。借着偷来的月光,敏敏发现放入酒中的银钗上,并没有发生什么异常的变化。

    “傻妞懂得倒是挺多,想用银钗试毒?没用的,这世间毒药何止百种,银子只对几种毒药有反应。不喝的话盖好盖子再给我推回来,我的存货也不多了!哎,我欲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

    怕什么,反正有石墙呢,没等那人说完,敏敏就已经横下了心,她双手捧起竹筒,狠狠地喝了一大口竹酒。

    清冽的酒香直透肺腑,好爽!

    “嘿嘿,在下没有看错,姑娘果然......那个够馋。我也喝一口,今天不错,明月佳人,春山对酌。此等风雅之境,人生几何?”

    咕咚一声,一壁之隔外,那人似乎也喝了一大口。

    “明月,只有透进来的这些许微光;佳人,和你隔着一堵石墙;春山里满是杀人越货的强盗......嘿嘿,此等风雅之境,的确是世所罕有。再说,你怎么知道我就是佳人了,告诉你,我其实是个丑姑娘。又老又丑,嘴歪眼斜的那种。”

    不知不觉间,敏敏已经走到了塌方跟前,背靠石壁,抱膝而坐。那男人的声音里有种奇妙的东西,只凭这几句话,便让她不似刚才那般惶恐无依,一种莫名的踏实之感,在敏敏的心中时隐时现。

    “嗯……那样的话就更加了不起了!这又哭又闹吃东西还特别香的老太婆,更是世所罕见的妙人!今日却和在下这区区一介凡夫俗子不期而遇了,啧啧,这叫造化呢,还是叫缘法呢?”

    哎….都被他听见了……好羞……

    “说正事,你为何也在这密道之中呢?”敏敏干咳一声,岔开了话头。

    “我是能掐会算的登徒浪子啊,专门来此等候佳婆。”

    “啪”地一声,敏敏朝石壁上砸了一块石头。

    “别饶舌,你就当本姑娘现在是掌御驾、查缉、刑狱的金羽卫!你这个宵小之徒还不一五一十地将本官所问之事统统招来!方才你说自己是登徒浪子,我看这句话你便说得足够坦白!”

    “本浪子现在饿了,没有力气说,要吃了腊rou方才有力气交代!”说话间,一根刀鞘从石壁处的缝隙中探了出来。

    “哎~这人……”敏敏莞尔一笑,伸手把刀鞘从石缝中拽出,用随身的帕子把剩下的小半块腊rou包好放在石缝口,再用刀鞘顶着,缓缓朝石壁另一头推去。

    “好香啊。”收到腊rou后,那人吧嗒吧嗒地啃了起来。

    “嗯,这是我朋友做的,她手特别巧,不仅腊rou做得好,像米皮啊、凉粉啊、破酥包子、红糖糌粑之类的,做的都好吃!”

    “啊,我赞的不是腊rou之香……”

    “不是腊rou,是什么?”

    “算了,没什么……”

    听声音,那人三两口便将一大块腊rou吃光了。不多时,一个油纸包又缓缓被刀鞘沿石缝推送了过来,敏敏伸手取过,打开一看,里面竟然包着一块酥油红糖锅盔。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边吃边听我说吧,我这里还有辣板鸭、和牛干巴,竹酒虽然不多了,但是水还有一大囊。足够咱俩待上三四天的了。”

    “为什么要待三四天?”

    “我的同伴已经在昨夜赶往云龙搬兵平乱了,差不多三四天后可以返回,看你的样子,是被歹人追进这密道之中的吧。他们可不是一般的歹人,所谋之事甚大,你该不会又凑巧知晓了他们的机密吧?”

    “嗯……”

    “所以,在官兵到达之前,你就老老实实待在这密道里吧!你能找到这密道的入口,让我猜猜,你应该是镇远调防至此的千户陈知勇之妹,没错吧?老婆婆……大宁朝卫所当真是没救了,领兵千户竟然是又老又丑的老太婆的大哥,他老人家现在还能上得去马吗?”

    “咦…你怎么知道我是谁?你到底是谁?”敏敏又一次朝石壁摔出了石头。

    “我嘛......

    流浪人归,亦若,回流川(日语)

    我是一个归家途中的游子,无意间知晓了歹人的机密,我的同伴们着急去云龙堡调兵平乱,对,没错,咱们现在遇见的,已经算得上是叛乱了!我身体有点小恙,没法在这山路上星夜疾驰,因此藏身于密道之中,待叛乱平定之后再继续我的归乡之旅……歹人说,家眷中有陈千总的meimei,能跑进这千户密道之中,想必你就是咯~”

    “归乡?你的家乡是哪里?”

    “按理说,是滇云……”

    “一派胡言!滇云人怎能是一口北地官话!”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已改鬓毛衰,婆婆相见不相识,怒问浪子何处归~~”

    “好吧,这个问题暂且先放下不谈,你又是怎么知道我哥是谁的?”

    “我是从歹人那里听来的啊!你刚刚有没有看清他们的装扮?是不是穿着侗蛮的衣服?”

    “对啊,穿侗蛮的衣服,说汉话,口音很像北方人,但是和你的口音还不完全一样……”

    “既像北方话,又带点南方味,对吧?我来考考你,一群口音不南不北的人聚在一起,又会使兵器,又听号令…在你们黔贵,哪些人具备这些特点?你是军户家的女儿,连这千户密道都能找到,这个问题应该也难不倒你!”

    “你是说,这群歹人是安平驻军假扮的?”

    既然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敏敏当然没有回答不出的理由。

    “可是,安平卫驻军与我们镇远卫军兵无怨无仇,为何又要穿上侗蛮的衣服来找我们行凶呢?”

    “安平卫驻军和你们没有仇怨,可是这侗蛮和你们却有着血海深仇啊!云山屯外五十里,就有好几个侗蛮的寨子,宅子里的侗蛮和你们在镇远卫前些年平乱时镇压的侗蛮,同属一部。不少当年在镇远暴乱的侗蛮侥幸逃脱围捕后,都悄悄地投到了云山屯周边的侗寨里。”

    “那就算他们冒充侗蛮挑起了镇远兵和真侗蛮之间的冲突,他们又能得到什么好处呢?安平卫军兵不是全都奉调去往北地平倭乱了吗?现在满安平卫就只剩下云山堡一处,还剩几百军兵没有开拨了吧。”

    “是啊,问题是,剩下的这四百军兵,他们不想走……”

    “啊!”敏敏突然间恍然大悟!“他们想让镇远兵逼侗蛮叛乱!然后,安平卫一乱,他们就可以借口留下剿匪平乱,不用万里迢迢地去往东北赴援了!”

    那人啪地拍了一下手。

    “好聪明的姑娘!看来方才是在下把你看扁了,恕罪恕罪,请受在下一拜!”

    “这算什么?本姑娘可是看过《三国》的!”那人的夸赞听起来诚挚无比,敏敏不禁微微得意,但马上意识到,这句话貌似并不单纯是夸奖。

    “你刚刚是不是一直认为我傻乎乎的?”

    “一点都不‘傻夫夫’的。”那人模仿敏敏的蜀地口音说道。“姑娘既熟读《三国》,在东奴粟鞨,便已经可以领兵为将了!”

    “读了三国就能领兵?哈哈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