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肆 萧太爷长辞归地府 (第1/2页)
她听班子里的人说,陈娘子辞世前曾有道是不必留心寻风水佳地,归葬于山野田间,隽隽流云,潺潺溪水就是她的冢。来生愿为逍遥客,不羡鸳鸯不羡仙。沈晏眠自街上买了烈酒,奠于山间。随后恭虔地拜了又拜,泣道:“原想诸般事落,我定荣归故里,晏眠不孝,罪咎当罚。只愿娘子远行,当善自珍重。” “虽是女子有四行,是为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但愚礼不必盲从,世间自拜有因**回,束于德行,行于律法,方是立足之因。晏眠,长居翠微,不以俗务戒律所缚非是你意,但朱墙砖瓦之外的云山,是我愿你所归。” “此行一去,万望勤重。”堂馆下,她瞧见陈娘子手指勾着一方锦帕,觉晏眠回目,琅然一笑。舒云蜂蝶,仿若乱珠碎玉,同她卷着帕子的颦态皆泯除于淮水岸上。晏眠又拜别她,方背着箱箧渐远。 恍然间,伊人蕙折兰摧,她也再不是沈家孤女。十几年荒腔走板,葬了她的豆蔻梢头二月春,陈娘子的门前冷落鞍马稀,往昔语笑欢魇,汲汲营营竟不知何时已若一日之事。想时她若未曾离乡浪迹,未曾祗奉帝储,是否如今也会承欢膝下,齐眉举案。思及,平添感伤。她靠树小眠,不想身后花林疏落,依稀映出个人影。 “内直局圩十九人,除却放出宫去的女婢,余者丧于东宫。皇城司已在各处官驿,县衙贴了海捕文书。你若惜命,便不该招摇于市。现今,你若教察子捉了去,如何担得起殿下于你之情?”沈晏眠回敬道:“既生为假女,我总该拜祭她。至于殿下,不过论道之交。与他相识,无关风月,何来担得亦或担不得?” “论道之交?”她笑道:“细端详,沈姑娘何时如此作壁上观?于殿下而言,寤歌是你,思服是你,教他如何忘记。姑娘说的好是扎心。”女子转身欲离,沈晏眠叫住她。“素叶。”那人停了步,却不愿看她。 “阿瑜若在生,该是舞勺之年了。他长于秦淮。一十二年,你也该见上一见。”素叶是她的表字,自放出了宫去,许久不曾听人叫过了。言是,却笑道:“那时承蒙殿下错爱,一夜风情罢了。何况堂子里他是活不下去的,你有心用阿瑜留我,也要用些心思。” “素叶——旧年情分,你若愿与我说道,是我幸至。” 她戚然欲笑,“爱欲于人,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春情又如何,还不是劳燕分飞。少时我等承恩东宫,便是殿下的人。可终日埋于典设局,侍奉汤沐,打扫,何曾目睹殿下玉容。”彼年沈晏眠生辰,那日正赶上皇后亲蚕礼。 他纵酒而歌。飞觥献斝,炊金馔玉。席间红裀之上,有太乐署乐人的鼓吹十二案,有胡姬旋身若风的舞姿。沈晏眠为太子近侍,立他身侧。他虚空一点,笑着低声问她:“可有一两个喜欢的?”沈晏眠揖道:“殿下言重,奴侍候殿下,自当以殿下为重,不敢求情爱欢好之事。” 他默然不语,手臂却兀然攀上她的腰际,迫使她垂首与自己相对。沈晏眠心惊,欲脱开他的钳制,怎奈使力不得,却只瞧着他的眼眸里自己的倒影。无可非议,他形貌昳丽,濯濯如松,是国青圣手亦绘不出的面容。纵有一时目间微饧,醉玉颓山,也是撩心得很。 他道:“今日来者皆是我门下近臣,勿需担心。”随着,他捧了小盏,递于晏眠唇边,“就当陪我牛饮,何必端着。” 她跪下,捧起杯盏饮尽。太子命人在茶格上取了茶碗,滚水中烫过后向壶中倒了茶水,后才递与沈晏眠。“难怪,我竟忘了。这酒乃是中山松谬,最忌枵腹而饮,其旁若有蒸羔,石蟹佐食再好不过。你鲜少饮酒,自不习惯。”晏眠道了谢,却只双手捂着茶碗。 宴后各人告了辞别,殿中又清肃下来。肴核既尽,杯盘狼籍,他仍坐于高台上,沈晏眠却已借故退下。“尘中一丈日,谁是晏眠人——”他复念着这一句诗,叩案歌之。恍然间见画屏后隐隐有一个人。近时见了,他却笑道:“不是回去了?何时换了女侍打扮,孤倒是惯常见你穿得茶色,今日生辰,难得绯色花衣,衬你好看。”他走的近了,赞道:“果真是目藏秋水,眉隐山峦。” 那女侍颤得厉害,太子却只当晏眠惧他。心里一边慨叹她生性纯挚,一边思及自己却不知何时于她有了绮念,当真龌龊。须臾,太子无端哂道:“怪道他们都说沈公公生得绮貌,若是未曾入了宫,则定是谢庭兰玉之辈。挽势于将倾之际,受命于危难之间,是为一代臣子之道。” 他忽俯首,在她发间嗅了嗅,后笑道:“犹记得你平日沐发,向来都用木槿叶,怎么今日反倒用的茶枯。沈公公灼见孤心,最应明白孤是何脾气心性,谎骗之人,绝不轻恕。沈家弄瓦之喜【1】,你自己纵身比飞蛾,却也该为父母思虑。” 素叶略明,大抵殿下是将她错识成了沈敬,只是眼下殿下所言,她皆不知是何回事,只依言低声道了不敢。太子愠怒道:“他们惧孤,你也同他们一样?”她腰上蓦然环上一双臂膀,确是太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