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伍 伽蓝刹院雨夜逢君 (第1/2页)
沈晏眠偶逢月中祈福纳祥,才在案上奉了香果茗茶,就瞧见蒲草上跪着一人。身着粗布麻衣,想是因丧守孝。但因着她本不是常怀猎奇心思之人,也就没起心思去看。将将拢了薄氅要走,却被重新逼回檐下。原不知何时,寺外雨已倾盆,只是她不自知。她默然而立,忽闻方跪于蒲草之上那人起身了来。 身后,他笑了一声,“姑娘来此纳福,却因故滞于此。虽不知究竟是否福祸相依,且又未预见刹外千里烟波,暮霭沉沉,但此间方寸之地,亦有风情万种。”晏眠因素叶一事现下郁结,又回班子不得,恰是心火正烧,便反笑问他:“万种?作壁上观的神佛还是借有所求的信男信女?” 话毕,她回首一望,却悔了失言。远看他,亦有些不及。原说话那人,她本是见过。方才语出厉色,她一时竟不知如何对他。默言许久,他先向晏眠笑道:“姑娘海涵。今日我原以为只我一人要于此度夜了,不想姑娘与我竟一般境地。” 他倒未曾计较。晏眠心下微明,于是笑道:“未曾带伞,使然该我。”她借故问了萧祁家处,又问了名,萧祁道是自名伯覃,前太子太傅宋氏长房二子。二人自秋霁别后重逢,自说了问暖之言。凭因黄灯烛,萧祁觑着眼看过晏眠,笑道:“之前秋霁那日未细看过,今端详,姑娘眉下倒还生了一颗痣,缀得好看。” 晏眠闻言后伸手抚过,笑与他说:“公子好精的眼力。我母亲说这是美人痣,主夫妇恩爱不移。按她这样说,将来是要嫁与良人相伴。只不过可愧,虽已过及笄之年,但我听闻别家姑娘家中,议亲的媒妁都要将地栿踏得烂了,徒惹我艳羡。” 不知是因雨滞留,还是别故,萧祁觉她陈言自己待字之事说得有趣,亦问亦笑,道:“嫁与良人?难道姑娘没成想过冠宠六宫,艳压群芳么?” 她微一笑,“粉黛失颜色,回眸百媚生。似乎于女子而言,盛颜红妆,伴侍君王便是最好。我也曾向往天家,只不过遴选那年变故突生,父母皆丧,需孝制三年,自然也就没进得宫去。现下想过,未入得宫墙也不算憾事。” 萧祁颇是赞同,道:“事死如事生,合该如此,姑娘节哀。说起来,幼时我与兄长初入宫内冠裳雅会,因是幼子无知,言语多有冲撞,索性兄长兜着,并未铸有大过。到底天家处处是典册规矩,确不比独自一身的好。” “你——”他见晏眠向远处招了招手。目至所至,那小沙弥以手为蔽,踩着木屐鞺鞺鞳鞳自东侧茶堂跑了过来,手里提着一个食盒。晏眠将门分得开了些,从他手中接过食盒,摆在地上。她与这小沙弥是旧识,今日难得生了心思有心逗他,便道:“我听闻今日乃是布萨羯磨之会,你不去法堂里听一听?” 小沙弥面皮露红,意意思思,却说不出一言半语。在原地直棍似的杵着,手指翻搅衣上襟子。萧祁不忍他人作难,就先与小沙弥道了谢,遣他回了去。晏眠笑道:“我天性不好作弄人,方才不过与他相识,想趣一趣他罢了,你何必遣走。” 萧祁一时无言,晏眠于是又道:“那年我随人去到龙城,路遇悍匪,一时救了他。扬汤止沸,纵保了他性命,但我那时委实无法教予他生存之道,便只派人送他回了秦淮,找了先生,授以诗书。此后前程,全凭个人。今见他在寺中做了个小沙弥,倒也算不错。”话了,她自盒中捞出一双筷子递与萧祁。 “多谢。” 寺外斜风疏雨,滴点雨丝打得梧桐叶窸窣。萧祁见她举箸踌躇犹疑,心里便知大概是吃不惯僧食之故,问道:“姑娘看着吃不得屈?”晏眠不可置否,笑道:“谁也不曾金莼玉粒呢?只不过是习惯与否罢了。” 萧祁登时起了兴致,“洗耳恭听。”他瞧晏眠欲言却止,便生了几分打量。许是她坎坷多舛,亦或是少时沉疴,但他自其中穿行而过,他人陈愿,与自己该是无关。“姑娘不愿说,那就不说。迫人所难,最是无意。” 晏眠避道而行,却道:“宋公子难没有夙世之愿?我上塾时,先生与我讲过,‘南阎浮提众生,以财为命’,顾而人之罪业,以财,色为主。五欲又生七情,世间尚且如此。但无渴无求之人,行于微尘中,是为可怖。” 寺南临山,正是谷风溥畅,吹得数片雨丝落在萧祁眉间眼上,让他有些睁不开眼。不知何时,已经初初有了腊月的模样了。闻晏眠话中,他嗤了一句,笑道:“姑娘笃佛?是于刹中求得心安?既生罪业,何必寄于怪力乱神?” 晏眠道:“佛前不言杀生语。”萧祁只一笑,“姑娘可也有黄衣承恩一日?”她眉上一蹙,当即反唇相讥:“公子与我素未相逢,如此臆断,不怕遭人诟病?” 她那般立于萧祁对前,不偏不闪。他有听人说,愚人之所以为愚,所困一隅之地,不单因由学识,心之所信愈笃定,便愈是蠢笨。人之天性,莫过如此。萧祁当即拱手,道:“宋某唐突。姑娘若容宋某于此避雨,则我与姑娘再不言语;若姑娘不容,我立走便是。” 晏眠也不再看他,兀自借由点了火堆,背靠着墙小憩。“如此最好。” 初秋季节,繁花将至荼靡,纵有一城虹销雨霁的小景,也无人“言秋胜春”了。昨夜雨后,今晨稍感寒意,较之于前些时日还要冷些。 长忻搓着手,坐在后殿阶上。文琦左右不见他,于是吃茶漱口后便出去找。至见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