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春秋君子谈大义灭亲 (第1/2页)
时间线回到公元前496年,鲁邦第二十三任邦君鲁宋在位的第十四年,秋天。 左太史给留在鲁邦的孔丘弟子们开的春秋史讲座,根本没上几次课,就在进入农忙时节之后暂停了。毕竟,古代社会以农事为先,从春耕开始到秋收结束,比起其他时候自是更加忙碌的。一众学子虽少有亲自下地耕田之人,但年长的几个人都各有职份,受农事影响,多有不能常来听课的。于是,根本就还没讲几次课的左太史大手一挥,把几个无事的孺子们也都轰了回去,并与众人约定,等过了秋收再来他家继续学习。 有若对此倒是无可无不可,继续当着他的城门小吏,只是上班的日子更多了些。而这一晃,便到了秋天。 在此期间,鲁邦的邻邦卫邦发生了一些大事,因为孔丘尚在卫邦盘桓,所以吸引了包括有若在内的、留在曲阜的孔丘弟子们的关注。 春天,卫邦大夫公叔戍因为得罪了卫侯夫人南子而被卫侯驱逐,流亡到了曲阜。夏天,卫邦大夫北宫结也因为公叔戍的事同样被驱逐,并且来到了曲阜与公叔戍汇合。二人在曲阜内多与鲁人往来,极尽宣传卫侯夫人南子魅惑邦君,cao控国政,打击忠良之事,并言孔丘之所以在卫邦不能出仕,就是因为南子从中阻拦。孔丘诸弟子听闻,皆愤愤不平。 到了秋天,又有大新闻从卫邦传来,说是卫太子卫蒯聩谋杀南子失败,流亡去了宋邦。一时间,鲁人都在谈论这条重磅八卦。 有人分析,南子一党在卫邦朝堂上势力大涨,与卫蒯聩的太子党起了冲突。南子为了卫侯身后事考虑,想谋卫蒯聩的太子之位,换个好cao控的公子做太子,于是遭到了卫蒯聩的反击;也有传言说,南子想要邀请她的老相好宋公子宋朝来卫,乃是要yin乱宫闱,给卫侯戴绿帽子,卫蒯聩气不过这个给卫邦丢脸的女人,才起了杀心;更离谱的传言,是说请宋朝来卫邦是卫侯拍的板,说卫侯此人不仅喜欢美女,更喜欢帅哥,他有了宠幸的帅哥弥子瑕还不满足,听说宋朝是有名的美男子,就非要南子联络,将他招来…… 有趣的是,人们对此事的舆论竟然两分。一种说法,卫蒯聩谋刺南子是匡正家邦、清君父之侧佞臣的义举,而南子就是像妲己和褒姒一样的红颜祸水;另一种说法则认为南子毕竟是卫侯夫人,卫邦小君,是卫蒯聩的嫡母。卫蒯聩谋刺嫡母,是仅次于弑君的大罪。 而左太史秋日复讲春秋,就是在这个八卦事件流行于曲阜的时候,开课了。 ------------------------ 众人再次相见,自有一番契阔。冉雍还是稳重,原宪还是诙谐,公晳哀还是放荡不羁,一众孺子们也还是恭敬有礼,有若自己也并没有什么变化。甚至连左太史亦如之前一样,又让众人等了又等。或是因为大家久久没有聚在一起,或是因为秋收后整个社会氛围的振奋,抑或是被近日南子与卫蒯聩的八卦事件所扰动,课堂气氛却比去岁冬日之时热烈的多。 今日讲隐公四年。左太史仍是抽出某竹简,让众人传阅,且指着某个孺子让他大声念出来,复问向孺子们有没有不识之字,等众人皆看过了,方对照着此竹简,给大家详细讲解。 隐公四年以卫邦之事为多。左太史从卫庄公娶庄姜讲起,顺便带着众人复习了《硕人》一诗,然后讲庄姜无子,连续收养陈邦之女的儿子为嫡子。复又讲卫庄公宠幸贱妾之子卫州吁,以及庄姜对卫州吁的嫉恨。 然后,卫邦石氏远祖,一位忠心耿耿、深谋远虑的老臣石碏登场,对卫庄公恳切劝谏。 “……‘六顺六逆如此,自该行顺去逆。如去顺效逆,则大祸将至。’石碏虽有金玉之言,可惜卫庄公不听,仍宠幸卫州吁如故。非但如此,石碏之子石厚亦与卫州吁游。石碏不能禁其子。后卫庄公卒,卫桓公立,石碏乃告老。” 讲到此处,左太史停了下来,似乎专等众人提问。不出所料,年龄最小的曾参看其他师兄暂无言语,就跪了起来,行礼提问: “敢问夫子,石大夫如此贤明,为何不能约束其子?” 其言既出,冉雍微微颔首,公晳哀却是摇头苦笑不语。这一幕皆被左太史所见,他抬手虚指公晳哀,要他来答。 “子不肖父,屡见不鲜。父纵是贤明君子,亦多不能教其子。如孟僖子之贤明,知其子孟孙不敏,便使孟孙学于孔夫子。然孟孙此人不能承其父之志,贪恋其私,背夫子之教,终是坏了夫子大事。” 公晳哀此番言语,说的乃是鲁邦三桓的孟孙氏当代家主孟孙何忌。他父亲孟孙獲是个贤明君子,晚年曾命孟孙何忌拜孔丘为师,与孔子学礼。但当孔子为鲁邦执政,推行堕三都这个重大改革的时候,孟孙何忌却最终背叛了孔丘,导致孔丘改革失败,并流亡去了卫邦。孔门上下皆怨孟孙何忌,所以左太史提到石碏不能管好自己的儿子,公晳哀一下子就想到了这里。 诸位年长之人听到公晳哀的言语,也都是纷纷喟然。连左太史也轻叹一口气,复又指向冉雍。 冉雍是孔丘嫡系,自是感叹最深。他被左太史点名,便只好收拾心情,回忆刚才的想法,缓缓朝曾参颔首道: “孔夫子曾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孺子有此问,可知汝惯行孝道,不解其他。孺子可嘉!当勉之!” 被大人表扬的曾参表情不是很自然,带着羞意朝冉雍行礼。不料冉雍见曾参行礼,却是郑重其事的回了一礼。左太史见状心下暗赞,乃是朝所有人道: “参有赤子之心,雍乃见贤思齐。汝等为人子者,当效仿之!” 于是,众人皆纷纷向曾参行礼,把这个最小的学生臊得满脸通红,挨个还礼不迭。原宪忍不住笑出了声,冉雍见了微微皱眉,看向左太史,却见左太史也歪坐着眯眼轻笑,带动起整间屋中的轻快气氛,这才罢了数落原宪的心思。 --------------------- 众人笑闹一阵,复又继续听左太史讲述卫邦旧事。 “转年春,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