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七十八章 重返东京(三) (第4/6页)
在纸币真正的出现前,货币全部都是金属铸币,携带很不方便,储存也不安全。。” “尤其是对一些从事商贸活动的商人而言,带着大量金属铸币无疑是一个负担,也在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交易风险。。” “因此,人们会找一个安全的存放点,把金属铸币寄存在那里~” “比如,英国皇家铸币厂旁边的伦敦塔,就是一个较早的金属铸币寄存仓库。” “不过在1640年,当时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因为财政枯竭强行占用了伦敦塔里人们存放的的12万英镑金银币,后来经激烈抗议,才发还给民众。” “从此,人们便不再信任由国王控制的“伦敦塔”,转而把手中的金银币存放在伦敦的金匠铺里代为保管,金匠铺会收取一定的保管费,并开具一张纸质的存款票据,储户拿着这张收据就可以随时到金匠铺兑取金银币。” “这种收据,实际上是储户和金匠铺主人之间的私人合同,没有法律效力,纯靠储户对金匠铺的信任。” “金匠铺主人会对收据做了一个副本备份,这样就能防止在兑取时发生纠纷,当收据的持有人来兑取金银币时,金匠铺主人可翻开备份资料,找到收据持有人的线索。” “此外,如果一张收据对应的金匠铺,在当地储户中拥有非常好的声誉和诚信,那么这张收据就较容易流转给愿意接受它的人。。” “到了17世纪下半叶(1650年以后),伦敦金匠铺逐渐发展成为了专职的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发行存款票据(银行券)、开设支票账户的金融服务机构,慢慢在民间有了自己的专属名称金匠银行(Goldsmithbank)。” “金匠铺的主人,也变成了金匠银行家(Goldsmithbanker)。” “当时,由于越来越多的金银币存放在金匠铺里,金匠铺主人便开创性地找到一个新的发财之道~” “他们将一小部分的金银币留下来,以供储户兑取,然后将一大部分的金银币以高利率贷款出去,形成放贷业务,并以此获利。” “由于放贷业务带来了丰厚的利润,金匠铺商人便想吸引更多的储户把金银币存进来,以进一步扩大贷款业务。。” “于是他们决定向储户不再收取保管费,而是支付一定的利息,慢慢形成了与现代银行类似的吸收存款业务。” “当储户将金银币贮存进来时,金匠铺就会给其开具一个存款票据,这就是最早的银行券,也是最早的信用货币雏形。” “存款票据和以前的收据一样,都是兑取金银币的信用凭证。” “不过不同的是,存款票据有利息,收据是无息的。” 大卫伸手拿起茶杯抿了一口,歪头看向小秘书玛姬,故意放缓了语速说道。 “在这些金匠银行(Goldsmithbank)划分好了各自地盘,准备垄断本地银行业的时候。。” “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了。” “英王威廉三世,在英格兰银行成立的特许状上写到~英格兰银行的成立,是为促进英国人民的公共利益。” “他支持成立英格兰银行最初目的,是想帮助王室政府筹集战争资金。。” “英格兰银行成立时,向公众公开募集到的120万英镑全都借给了王室政府,利息率8%,并获得了同等数额的银行券发行权。” “这120万英镑既是英格兰银行的全部资本,也是出资股东对王室政府的债权。” “所以最初的英格兰银行券,实质上就是王室政府通过英格兰银行发行的一种国债。” “不过在当时,任何一种银行券都不是法定货币,它是否被人们接受取决于人们的信任态度,而不是强制的法律规定。” “同样地,任一银行券都可能出现无法兑付的情况,而一旦无法兑付,储户只能自认损失。” “但是~” “英格兰银行的成立,是由议会批准+国王支持的,相较于其它金匠银行券更具公信力~” “因为当时一些金匠银行家,为谋私利而经常出现不考虑储户财产安全、金银币投机、高利率放贷等行为,经常受到人们指责。。” “所以英格兰银行券发行不久后,很快便在伦敦地区形成良好的信誉基础。。” “而那些原本对英格兰银行怀有敌意的伦敦金匠银行或私人银行,慢慢发现在英格兰银行开设账户对自己也非常方便,便也纷纷放弃发行自己的票据,改用了英格兰银行券。” “1725年,英格兰银行开始尝试部分印刷有固定面值的银行券,最低面值20英镑,其他面值以10英镑累加递增,如30和40英镑,最高为90英镑。” “英格兰银行还首次公布了金属货币与银行券,1英镑=20先令=240便士。” “也正是在这个时期,伦敦的私人银行开始形成规模性,且集中在伦敦的伦巴第街(金融城)。。” “伦敦的货币(银行券)市场也是在这一时期形成,伦巴第街是当时货币市场的代名词。” “伦敦私人银行业的发展,带动着非伦敦地区各地方私人银行业的发展,也带动着非伦敦地区银行券的尝试和推广。” “1750年以前,英国只有极少数的几家郡县级地方私人银行。” “到了1810年,全英国地方私人银行的数量,已经超过了700家。。” 大卫再次故意提高了一些声音,语气加重的说道。 “但是!” “早在此前的1708年,英国议会就通过的一项法案规定!” “该法案中规定除了英格兰银行外,禁止超过6个合伙人的股份制银行发行纸币,对英格兰银行发行纸币的唯一限制,就是纸币发行量不能超过其资本金。” “因此在后面的一百多年里,无论是在伦敦或是非伦敦地区,除了英格兰的银行券,英国没有股份制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只有私人银行发行的银行券。” “这种准垄断情况,直到1826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