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侠客行_第二零六章 王府亲军指挥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零六章 王府亲军指挥使 (第1/2页)

    说到七星连城在关外的威慑作用,无疑得利于龙煜天那五千名久经沙场的亲军铁骑;而说到亲军,就不得不提他们的正、副指挥使。

    “风云十二骑”地位比较特殊,武功高强、凶名远播,跟龙煜天的关系十分亲密,不少任务都是由他们负责,甚至有关民政方面的意见都令其他官员不敢轻视。但是,他们本身并无兵权。

    那么,除龙煜天之外,谁能调动武威王府的亲兵?

    亲军指挥副使于谦,是一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新科进士,看似文弱书生,但龙煜天知道他今后将主要效力于兵部,颇知军事,尤其会在“京师保卫战”中力挽狂澜,名垂千古。

    然而,如今的漠北局势已经大有不同,“土木堡之变”发生的可能性极小,他的人生轨迹还会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下去吗?未必!更何况,这家伙命运本来也不是太好,兢兢业业一辈子,最后以谋逆罪被冤杀,挺可怜一兄弟。

    于是,龙煜天趁他刚取得功名的时候便果断要人,提前四、五年授予实权,估计在辽东历练一番之后,再回京中仕途将会更顺。

    为此,龙煜天还得到了一份意外收获。他没想到于谦十二岁时便著有《石灰吟》一诗,朝中大佬有不少都赏识其才学,无奈官场上的晋迁是有套路的,除非圣心眷顾,否则难以破格提拔。而于谦的名气自然还入不了圣听,是龙煜天慧眼任用、公开美言,使皇帝注意到他,这就赢得了一些文臣的赞赏,在七星连城的建设方面多了一定的支持。

    可惜,此人毕竟年轻资浅,难以服众,想让一干骄兵悍将乖乖听话,还需要一个镇得住场面的人吧?

    武威王府亲军指挥使,是一名年近三旬的雄壮大汉,满脸萧杀之气,坐立言行无不有板有眼,体现出了良好的家教,出身军人氏族。他便是常遇春之孙,常家现今唯一的血脉,常继祖!

    常遇春是本朝威名显赫的开国元勋,功绩名望仅次徐达,死时曾令太祖恸哭许久,亲自为其择地而葬,追封“开平王”,谥“忠武”,配享太庙,并在功臣庙中将其肖像位列“天下功臣第二”,称“虽古名将,未有过之!”后来清代的乾隆爷也曾为他亲题“勇动风云”四个大字!

    但他的后人却有点凄惨,世系没能延续,五代以后的家族境遇在所有史料中都言之不详,偶尔提过那么一两句也要么依据匮乏、要么偏重猜测,可谓“下落不明”。

    据正史记载,常遇春有二子,常茂和常升。但《常遇春神道碑》里面还提到了三子常森,称他们“皆上所赐名”。此碑乃常遇春同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宋濂,奉太祖之命所纂,可信度极高。而其它史料都未言及常森这个人,令后世的学者感到费解,纷纷猜测当中“必有隐情”!

    甚至有位腐女导演围绕这一谜团拍了部打着“穿越”名号,实则rou麻幼稚、哭天抹泪的言情连续剧《步步闹心》,将本朝开国皇帝、名臣悍将全都兜了进去,乱世枭雄、治世能臣一个个都拍成了四六不懂的傻小子,被一个智商为负、装纯做作的“穿越女”耍得团团乱战,就像两万辈子没见过女人一样。该剧揭露出常森居然是太祖爷跟常遇春之妻蓝氏“玩儿火”后的产物,常遇春知道了也敢怒不敢言。所以常森生下来就不受家里待见,小日子过得很是悲凉。而妒心大发的马皇后也要阴谋弄死他,却被已经跟他黏黏糊糊相爱的“穿越女”所救,最终二人又狗血般穿越回了现代,所以史书没有过多记载……

    该剧受到……嗯……不知该怎么形容的少男少女们疯狂追捧后,很快又有跟风之作的出现。这次倒未提及常森,而是描写了太子、燕王,徐达的儿子徐辉祖、徐增寿,常遇春的儿子常茂、常升,刘基的儿子刘琏、刘璟,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这九名太祖时期的超级“官二代”如何为一个“穿越女”而争风吃醋、玩命“卖萌”的故事,完全忽视了这几个家伙辈分差不多、但年龄差很多的“小细节”。而且还为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九傻夺妞”!看得观众直感叹曰:“难怪都说那是一个黑暗的朝代,搞了半天,掌控朝政的全他妈是二百五啊!”由于“穿越女”最终心系常茂,而常茂曾世袭国公,所以该剧名为《公索新欲》……

    那么,常森之谜的真相究竟如何?货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