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谜2_第1117章 能知不止是为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17章 能知不止是为知 (第1/2页)

    苏轼恨死了李小鹿这个异族丫头了,好说歹说,你哪能这样来否定儒家的精神支柱、金科玉律?你竟然能把“半部论语治天下”说成“半部论语害天下”,你这不单是否定了本官,你是把全大宋的读书人都给否定了,你还否定了皇家,否定了当下的游戏规则。看看眼前的这个黄毛丫头,也就刚刚及笄,15、16岁的样子,黄发垂髫刚及笄,额前流海还未开,竟敢来横批《论语》,品出狂言,妄论儒家,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不过,想想这么一个小丫头,能有如此狂言,应该不是自知之明,而是被流求人的哈佛学说给污染了。如此看来,流求人的洗脑功力真是不可小觑。这些个流求人到底有何法术,能使才去了两个月的小丫头面对我等大儒大夫会毫无敬畏?还反戈一击?我不妨用言语来试探一番,试探不成,也能羞虐对方,对不?所以,这苏轼就咬文嚼字地慢慢说道:“夏国公主,哼!端的好学问,竟然能大砍大断儒家论语,这大概是你们流求人哈佛教学的成就吧。呵呵,能把《论语》诬蔑成这个样子,也真是无理至极了、反动透顶了。你俩刚才还狡辩,说什么你俩不是汉人,用不着对着汉人的‘圣人’盲目地崇拜敬仰。哼!就是因为你俩不是我大宋的人,否则,本官早就叫人把你俩给杖毙了。想想你俩的无理无畏,罪在流求,责在哈佛,这是有种出种。哦,本官也是想通了,你们流求人对于鸿文巨著的《论语》都是很无理,怪不得,本官听说,你们对于什么‘无理数’反是很钟情。听说,还专门开课研究无理数,为无理的东西树碑立传,大动脑筋,千方百计地证明‘无理’的成立,证明是‘无理’的合理,此事有否?再问:刚才公主言之凿凿地说坏《论语》,似乎很有逻辑,有因有果,言之有理。这里,本官有个疑问,如你们哈佛教材中言,你们说那个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的小数。那么,是无限的小数,你们哈佛人相信这个推理,你们要证明它,你们就得一直验证一直计算,因为它是‘无限’的,那么任何一个无理数都会沾上一个验算的人的一辈子,使之不能脱身。又,无理数的数量也是无限的,那么,你们有限的哈佛人应该全部泡在这无限中不能自拔还嫌不够!何以我们现在还能常常看到你们这些哈佛人逍遥自在,而不是埋头在算筹纸堆中?你们,自说自话,自相矛盾,自打耳光,是不?呵呵,公主,郡主,请教了!”

    李小鹿有点惊讶苏轼的“博学”了,这个“无理数”,也是她到了流求、进了哈佛才听说的,才接触到的。当时自已也是好奇,既然是“无理”了,还去“数”它们干吗?当时的她也有跟苏轼一样的疑问,她也请教过辅导员。辅导员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建议你去看看前面第五排第三列的那几本论述逻辑推理的书,你们刚来哈佛,数理化的基础不扎实,所以,不要从数学的角度去理解和证明这“无限”。其实,这不难,只是我们大宋人都没有这样想过,如果你也能掌握这种思想方法,无疑是你就升华晋级,比原来是大大的进了一大步!李小鹿心怀惴惴,还好,当时,主要是好奇,也有点不甘示弱,就硬着头皮的去看了千年之前的欧洲人的证明,果然,这外国人的脑袋长得跟我们很是两样,转来转去的,言之有理了。现在,眼前的苏轼,不知怎的道听途说的知道人家流求有“无理数”,不知其详,自以为是,把无理数误解成是不讲道理地去数落人家的技术了,真是术业有专攻,狗熊太多种。呵呵,苏大学士,你阿乌特了。李小鹿想,想当初,在哈佛的图书馆中,自已的脑瓜子七转八转,才搞明白了那逻辑推理,自已很得意,想跟萧仙儿分享,哪知跟这郡主说了没几句,她就呼呼呼的打呼噜了。当时自已很挫败,学以不致用,多没意思。好!谢谢!苏大胡子!谢谢你给了个由头,让我在这大庭广众之下一吐所学、扬眉吐气:“苏大人,废话少说,本公主就先证明一下无理数的无穷!这样吧,本公主不从数论上去证明,而从逻辑上去推理。首先,本公主要为无理数正名。所谓的无理数,在数学中指的是非有理数之实数,不能写作两整数之比。若将它写成小数形式,小数点之后的数字有无限多个,并且不会循环。常见的无理数有‘2’的平方根、圆周率等。在数学中,无理数是素数中的一种。所以,要证明无理数的个数是无限多的,只要证明素数是无限多的就可以了。现在,我就来证明素数的无限:假定,数学中的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个数为n,最大的素数是Qn。把所有n个素数都乘起来,其乘积:S=Q1Q2Q3Qn

    现在考察S 1:如果其是素数,那么我们就有了n 1个素数,因此最初的假定不成立,于是素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如果其不是素数,那么必定可以被一个素数Q整除,而Q一定不是原先这n个素数中的任何一个,因为用原先任何一个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