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谜2_第1121章 小皇帝游桃花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21章 小皇帝游桃花源 (第2/2页)

的叫卖声中,辽、夏、高丽等国的间谍、刺客已经潜伏、佯装、埋伏在舟船车轿、酒肆楼阁中。在城内的汴河中,最是多事。常常的,船穿虹桥,桅杆起降,手忙脚乱中,大呼小叫时,贼影闪过,烟雾袭来,凭空会多出具尸体。所以,在汴京时,高太皇太后从来不让小皇帝走出皇宫一步。

    现在的小皇帝在流求的街头巷尾闲逛着,小皇帝想,这里因为全岛实行免费供给制,王府和学校把岛民的纵向的人生和横向的所有需求全都买单了,那么,在这岛上,还会有商店吗?还会有酒楼吗?

    现在看来,酒楼跟汴京大同小异,只是分布较均匀,没有扎堆在一起形成什么饮食街、小吃街。这里的酒楼点菜的很少,大都是自助餐。小皇帝挑了一家门面不大的走了进去,看见里面的格局比王府中的食堂还大,想想也是,王府供应的人少,这里供应的人有二三个街区,应该比王府中的人多。小皇帝看了下菜肴花色,跟他在王府中看见的也是大同小异,荤菜素菜都很丰富,饮料水果也很多样,有茶水,就是没有酒类和咖啡。取餐的人,陆陆续续的,井然有序地在各取所需。食堂中没人大声喧哗,三五好友会聚在一起用餐,会悄声地说一些话,但绝不影响他人。

    小皇帝看着看着,发现了一个问题。他看见有一对老迈的夫妇,带着七八个小孩进来用餐。他俩一放手,这些小孩就熟练地取了盆碗,去挑肥拣瘦了。而这两老人,只是默默地坐着,看着这些小孩在挑三拣四,却不动也不说话。小皇帝想,现在这个时间,饭点刚到,这两老人不会已经吃饱,那,他们就为什么不去取餐呢?小皇帝就此请教许仙了。

    许仙轻声说道,皇上,我们流求的条条框框很少,在用餐上,更没有什么规定。只是,这近十年来,流求这个社会已经养成了好多好风气。比如说这两老人,他俩跟所有的流求的老人和年岁大一些的人一样,在用餐时,总是尽量等待到最后一拨。在流求,公共食堂的自助餐,已经俗成约定般的用餐人自动形成三拨。第一拨是孩童,他们用餐,任由其率性而为。取餐之后。坐回老人身侧,老人则会轻轻的跟他们说些什么。说什么,小皇帝听不清,估计是对菜肴的点评,是对小孩子吃啥较好的建议,还有,一个小孩明显是取得过量了些,一老人就让他拨了些给另一个显然盆碗中数量较少的一位。第二拨,用餐的是年青人和中年人,他们不会像小孩子那样赶头班车,他们显然来食堂的目的是来填饱肚子补充能量的,而不是像小孩子们那样是来享受美味的,他们很理性,注意营养,合理搭配,吃出健康。第三拨则是一直默不作声的老人们,他们会在取自助餐时,自动的“打扫战场”,专挑那些乏人问津的菜肴去“平衡”厨房的供给……

    许仙的解说,让小皇帝看出了点门道。不过,脑子还是比较好使的小皇帝又有问题了,他说,他在靖海王府中用餐时,为什么这种规律不明显,以至会没有引起自已的注意?。

    许仙继续当解说员,说,这流求的公共食堂现在都是这种谦谦君子的范,而靖海王府则是一特例。首先,王府里没有老人,年龄最大的就是长公主了,现在是41岁。而王府中的其它人,王木木是她丈夫,其他的王妃算是她meimei,而那些窜来窜去学生娃,都叫她公主mama。所以,出于对长公主的无比感恩、崇敬,这些学生的每顿餐饮,都是等长公主来了,全体学生,齐声高呼,谢谢公主mama,谢谢公主校长,然后大家再取餐、再动筷。后来,长公主总也有一些杂事,会误了餐饮,结果害得这些学生娃饿一顿。后经管理后勤的扈南协调,终于在王府内的食堂固定了一种模式,食堂里尽管饭菜飘香,学生们尽管饥肠辘辘,总要等到长公主、王木木或至少有一位王妃出席才开始用餐。

    对于能在王府中执勤的学生娃,一天中最兴奋的、最有幸福感的,就是在用餐时间。因为几乎每次用餐,王木木和各位王妃总会跟大家打打招呼,年龄小的,会被摸摸脑袋,甚至会被抱一抱。

    这次王木木一行去汴京谢师,后遭袭,长公主知情后,心急火燎,全体王妃都扑向了汴京。结果,心急慌忙中,忘记关照厨房和食堂了。结果王府中的一二千的男女学生饿了两天半。后知情者向学生们解释了实情,全体学生认为,王爷出事,校长出行,我们不能效力,饿肚子也是应该的。最后,终于在扈二娘出面后,这个新鲜的八王妃出面好说歹说,并再三解释说,她已与公主校长和木木王爷通过电了。公主和王爷都严令府内的众人要正常生活、照常作息,王府内的一日三餐才恢复正常。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