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见716涅槃_第十九章、第三节 朱洛巴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章、第三节 朱洛巴族 (第5/7页)

,有的虽然看似简单,却极其深奥。我们很难解读,怎知其中的奥妙?”

    嘉木措:“修行为修心。若没有执著心,怎能开悟精进。人只有调伏其心,以大智慧到达彼岸,获得解脱,才能成就无上佛说,成就佛道。那时,你什么都清楚,都知道了。”

    高雅雯:“那么说,这就是以大智慧到达彼岸,获得智全,修道成佛?”

    嘉木措:“小姑娘不可小视。你见性成佛,悟性极高,不得了。只要悟得自性就可立地成佛,获得究竟圆满,成就无上佛道。”

    高雅雯:“好,好好。我知道了,经您老您一指点,我如梦幻初醒,获得解脱。往后,就可以如此修行,脱离苦海,到达彼岸了。”

    仁次急了,忙插嘴道:“我看,你是春天的韭菜,一时新鲜。”

    高雅雯:“那里?我是春汛的鱼苗,随大流。”

    嘉木措:“唉呀。她可是春苗的雨,正逢时。”

    林森:“那我们可都是磁铁吸钉,粘在一起了。”

    嘉木措:“那还用说。自打你们进帐以来,我就没把你们当外人。”

    高雅雯“那我们可是葱煎蛋,吃香。”

    仁次:“这叫厨师试菜,尝尝咸淡。我们别的不谈,单谈淡草原?怎样?”

    嘉木措:“改改戏,也好。这要看看谁知道,先发表。”

    高雅雯:“那是一千多万年前的第三纪时期,高原还没有隆起……”

    嘉木措:“嗯。一千多万年前?那么祖祖辈多少代人,才能经历这么久的日子啊。我自小到大,可从来没听有人说祖上传过此事呀。”

    高雅雯:“老人家,不知您信不信,那时还没有人类呢?”

    嘉木措:“那时没有人,大概只有神。啊,请你说吧。就让我进入你的圣殿,看看神的真面目,借着神气,让我们畅谈一番。”

    任次急不可耐地说:“那时草原没有人,哪,那时祖先在哪里?那你就用预言家的口吻,来告诉我们所不知道的事儿吧?”

    高雅雯:“这可不是一句话可以说清的。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人类就在奇异的环境中搏斗着,生存着,创造着,进步着。所以,在那信息不发达的时代,人类的祖先才把一个个谜团留给了后人。”

    嘉木措:“小姑娘。不,小先生,小老师。请说吧,不要让我儿子的惊怖变成盲目。因为你拿着文字的尺度,来研究人的本来面目。因为象你们研究地球一样,人呀,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您那一堆堆白骨更能说明问题啦。所以,我问人类的祖先从何而来?你能说给我听听吗?”

    高雅雯:“这课题,我也是桌子当舞台,唱不了大戏。”

    任次:“你管他啥哩。只管那赶鸭子捉鸡,一举两得的事。”

    高雅雯:“我呀,我肚里那些墨水,就象指头抹蜜,填‘甜’不饱人。”

    任次噗嗤一笑:“那你是蜘蛛爬书,枉‘网’自‘字’啦?”

    高雅雯笑而不答。

    林森:“既然他没想听。你知道多少,说多少也无妨。”

    高雅雯:“你呀。半天不语,抓住鼓槌不松手,老敲打?”

    林森:“那你可是抓着芝麻当西瓜,小题大作。”

    高雅雯:“我虽不说啥。你也是猪八戒耍把式,倒捞一耙。”

    林森:“哈哈。你呀,咋说你呀。抓着耳朵当鼻子,错了。”

    嘉木措:“你们俩呀,谁也不用拽着胡子走路,谦虚‘牵须’啦。”

    任次:“他们俩是种一胡芦打两瓢,一个样。就看谁先讲?”

    高雅雯:“当今社会,男女都一样,我先讲。不知什么时候,当考古学家从东非大裂谷边,发现了人类最早的头骨化石之后,越来越多的人都相信,非洲才是人类的发祥地,是人类的根。”

    嘉木措:“我相信,东边下雨西边晴,各有天地。我就不信,中国人的祖先,不在自己的土地上,是从别的地方来的?”

    任次:“这可不是东方打雷西方雨,声动击西的事儿?天下之大,人口众多。为什么那些人,要认非洲为我们的祖先呢?难道这藏区的人,过去都是从非洲过来的吗?我也不信?”

    林森:“这象给刺头理发,难题。虽难,我还得说,希望事后批评我。”他看了这众人说道:“我也一直在想,地球是如此辽阔丰饶,为何偏要‘选中’非洲来开始生命的起源呢〉此后,当人们挖掘发现了地球更多,更玄奥的谜团后,人们不禁要问,只有东非才有生儿育女的神力吗?那些发掘出人类最早的头骨化石的考古学家,究竟要把人类引向何处?”

    嘉木措:“我们藏区的先人凝视日月星辰,高山大海。因为祖先混沌,他们想象神是宇宙的造世主,不但创造万物,还造就了人。”

    林森:“中国自古就有用混沌状态,来描述万物伊始的宇宙。老子就曾说过‘有物浑成,先天地生’。”

    高雅雯:“还有庄子的文章也论及了混沌。他言道:万物云云,各复其根,各复其根而不知,混混沌沌,终身不知,若彼知之,乃是离之。这大意是讲,混沌是介乎可知与不可知之间的潜在的万物云云的根源。这大概就是古人对宇宙的观点。”

    嘉木措:“所有的生命都会在万物的衍变中互相转化,轮回。因为佛教有轮回与劫的观念。”

    高雅雯:“轮回与劫又是指什么呢?”

    嘉木措:“佛教认为,个人的生与死以及世界的存在与消亡,都不是终点。”

    林森:“其实,自从远古以来,人类就一直很迷惘,因为宇宙太神秘了。就象中国的八卦图案,或者希腊神话中的怪物弥诺陶诺斯居住的迷宫,人类希望能象代达罗斯用线穿越海螺的躯壳一样,穿越宇宙的奥秘。”

    嘉木措:“在曼荼罗般纷繁复杂的世界里,人类永远无法确定真正的去向。”

    林森:“在许多的宗教中,或许只有佛教将时间的哲学推到了极限。其它宗教的时间想象力都显然不够丰富。”

    高雅雯:“何以见得?”

    林森:“道教没有超越今生,他们最高的成就也就是‘白日飞升’,即成仙。基督教的时间是有终点的,譬如‘最后的审判’以及‘基督重新降临统治世界二千年’,或则‘新耶路撒冷’等等。只有佛教的时间是无限的,可以互相转换,是纵横在消失,存在与将存在这三者中的永恒。”

    嘉木措:“我说曼荼罗的空间最复杂,最典型,因为那是六合思维。我这样说,中不中?”

    林森:“按您的说法,我总结一下。你所说曼荼罗的三维空间是最复杂的,因为它的表现形式是最典型的六合思维。这是所有人类都能够理解的宇宙空间环境,迷宫。你这样说,当然中。”

    仁次:“什么是三维时间呢?”

    林森:“简单地说,就是过去,现在与未来。”

    嘉木措:“曼荼罗的迷宫是最神奇的现象,是最美丽的宗教艺术,也是所有迷宫文化的领袖。因为佛教有轮回生死的观念,所以,佛普渡众生能运载众人度过苦海,到达极乐世界。拥有众多的僧徒。”

    高雅雯:“谈了半天,又回到佛教的问题上,这也许是轮回所起的作用。所以,我建议,在此祥谈一下,中国的佛教是怎样传入的?”

    嘉木措:“你小小年纪,也信奉佛教?”

    高雅雯:“我们的考察涉及面广,与佛教史的研究有关系。您若是知道一些底细,请您告诉我吧?”

    嘉木措:“如果要想知道,就得摆脱尘世喧哗扰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