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七章、第一节 祖国统一 (第1/3页)
偌尔曼:“因此,历史才演绎出两宗汉藏联姻的故事。所以,我还得提出一个问题?” 喇嘛王:“尽管提。” 偌尔曼:“雪域高原,何时才真正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版图?” 喇嘛王:“这一切,得从萨迦派和成吉思汗说起。13世纪初期,那些蒙古高原剽悍威猛的骑兵,跨着高大的蒙古马,手握军刀和强弓,在杰出的成吉思汗的率领下,所向披靡的战事几乎席卷欧亚,让当时周边国家,都感到了蒙古骑兵不可思议的闪电般的速度与无比强大力量,陷入极度的恐慌。” 纪蒲泰:“总之,13世纪的中国及亚洲,基本上是一个战争的世纪,太多的流血与杀戮,太多的抵抗与征服,都被那些削铁如泥的弯刀射程极远的强弓所恐惧,又和那些踏破霜晨的马蹄搅在一起。” 偌尔曼:“这个问题,我得问你。为什么欧洲贵族铁甲铁马的重骑,抵挡不住蒙古轻装上阵的轻骑?” 纪蒲泰:“这的确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有些问题你可能有所不知。那些号称天下无敌的欧洲重骑,每人披挂的铁甲加上沉重的长枪,重量约有70斤。你想想,身披重甲,手提重枪的骑兵如此负重,奔赴战场,怎会灵活机动?马匹怎能受得了?而蒙古的轻骑,不披铁甲,只穿轻衣,内衣却是丝绸的,并且每个骑兵配备马八匹。” 偌尔曼:“这就更让我着迷,那些轻骑怎能战胜重骑?你说说其中的秘密?” 喇嘛王:“是啊,这我们也不知底细?” 纪蒲泰:“欧洲的重骑兵,由于长途奔袭,得不到很好的休息,武器装备又重,打仗怎能灵活机动。蒙古的轻骑兵,武器装备又轻,战斗又灵活机动,每个士兵又配备八匹马,战累了,他们又及时换马,重上战场。” 喇嘛王:“啊,原来蒙古骑兵用的是游击sao扰战术?” 纪蒲泰:“蒙古骑兵作战远时,用弓箭射杀,近时才用刀砍辟。战斗时,他们不停地sao扰欧洲重骑兵,采取车轮战,打得对手疲惫不堪,然后分割包围歼灭,那些欧洲重骑兵又怎能战胜蒙古轻骑兵!” 偌尔曼:“还有一个问题,那些蒙古骑兵为什么都穿丝绸内衣,这其中还有什么机密?” 纪蒲泰:“穿丝绸内衣作战时,若是中箭,箭簇射进rou里有丝绸裹着,这样拔箭就不容易带出肌rou,伤口也容易处理。这就是他们为什都穿丝绸内衣的秘密。” 喇嘛王:“所以,欧洲军队望风披靡,遇到蒙古军队溃不成军。原来是这个原因!” 纪蒲泰:“还有一条,大家可能不知道。” 喇嘛众臣:“那是啥,你说说呀?” 纪蒲泰:“蒙古人攻城掠地时,用的是从宋军缴获的火药武器。” 喇嘛首相:“那是什么武器?” 纪蒲泰:“那时,蒙古人从宋军夺回火药兵器的同时,还俘获了宋朝的工匠,制造了不火统,铜炮随军参战。这种火药武器威力无边,所向无敌,轰攻下不少城池。” 外交大臣:“拥有这些先进的火药武器,攻城略地才变得容易,无坚不摧。因此,欧洲人闻风丧胆!蒙古人一往无前。” 偌尔曼:“那藏地是从什么时候与蒙古有了联系?” 纪蒲泰:“用我们中国人的说法,那就是西藏地方与祖国的关系问题。我国学者根据收集的大量历史资料,对西藏历史,特别是近几百年的历史,作了深入的研究,根据无可争辩的历史事实,肯定从元代开始,西藏人民与祖国各族人民联合起来,组成了统一的祖国大家庭。关于西藏与元代的联系,我们还是听一听大王的解释?” 喇嘛王:“这实际上还是一些关于西藏归属的历史问题。因此得先说萨迦派。萨迦派是由一个叫贡却杰波的新兴农奴主创立的,此人自称是吐蕃王朝贵族昆氏的后裔。从贡却杰波开始,萨迦寺由他的家族世代相传,传到第四代,此人名叫萨班公哥坚藏。正是他,和成吉思汗建立起了有机的联系,而他的侄子则一举成为元朝的第一任帝师。那就是大宝法王八思巴。” 偌尔曼:“八思巴是何等人物?我想知道他的经历?” 纪蒲泰:“在说八思巴之前,必得说成吉思汗。西方文学家卡内蒂曾经这样夸赞他:‘成吉思汗, 我们东方伟大的君王,消灭敌人,骑乘他们后背光滑的骏马,把他们美艳的妃子的腹部当做睡衣和垫子,亲吻她们玫瑰色的****和甜蜜的嘴唇,乃是一种征服的象征。’。” 偌尔曼:“啊,伟大的英雄竟会有这样的事情?看样子,英雄难过美人关。” 纪蒲泰:“也不尽然。金泰和五年,(1205年),成吉思汗用武力征战,先是迫使西夏献上了公主,然后挥师向东,一举击败了金国,攻占了朝鲜,并将喀喇汗国、花刺子模踏在脚下,准备最后一统天下。” 喇嘛王:“按说,英雄已经扩充不少蒙古疆域,应该稍加休息。可英雄就是英雄,谁的劝解也不听。他并没有满足征服中亚和印度的希冀,胜利转而‘西北望,射天狼。’。这就是英雄的理想!” 喇嘛众臣:“大王,成吉思汗为何成为蒙古王?” 喇嘛王:“试想,他若没有经历炼狱般的磨练,怎能练出创造天堂的力量?44岁的铁木真,已成为蒙古部落的新主人。那时,他已拥有极大的权利和兵马,但缺乏的只是公众的拥戴。于是,蒙古大忽邻台(即部落议事大会)在神圣的不儿罕山召开,会议宣布成立伊克蒙高勒兀鲁思(即大蒙古国),推举铁木真为大可汗(意为‘君主’),尊称成吉思(愿意为‘海洋,后引申为强大或天)汗。这就是铁木真为何称为成吉思汗。” 喇嘛众臣:“可汗,可叹!草原雄鹰,成吉思汗!” 喇嘛近臣:“成吉思汗原名为何叫铁木真?” 纪蒲泰:“铁木真是他父亲取的名,意思是精钢。他日后成长为象钢铁一般的硬汉,在搏击长空的争斗中,成为一只凌空翱翔的雄鹰。在轰轰烈烈的征战中,不负重望,成为一匹驰骋纵横草原的头狼。将正直,英武、狡诈,智慧,多谋和激情不可思议地集于一身。正直成为草原蒙古的新主人。” 喇嘛王:“是啊,正因他一身英雄气,才能在后来的日子里,有所建树,施展手段,战胜强敌,夺回妻子,遇难成祥,杀死叛逆。” 纪蒲泰:“我还有话要说。在高加索,蒙古人是欧洲骑兵的强敌,首先击败了格鲁吉亚人。随后,于元太祖(1223年)打垮了有优势兵力的八万俄罗斯军团。除诺夫哥罗德因地处遥远幸免于难,基辅和其他俄罗斯城市,均北夷为平地。” 偌尔曼:“这是历史的回忆,因此我想起俄罗斯史学家的一句话:‘没剩下一个能为死者流泪的人。’。所以,我想蒙古人不愧为是英武的战神!” 纪蒲泰:“成吉思汗不仅是世界的征服者,也是世界的庇护者。在他的征战下,破碎的山河重新形成了帝国辽阔完整的版图。他的后代,遵照遗嘱,金。夏被顺利消灭。蒙哥在窝阔台去世后,于元宪宗二年(1252年),派五弟旭烈兀和先锋怯的不花发动了对今伊朗、巴格达和叙利亚的西征。一路攻打,许许多国家害怕,望风披靡,献城出降,拒不投降的阿拔斯王朝所在地,报达(今巴格达)被屠城。与此同时,蒙哥派四弟忽必烈与大将兀良哈台(速不台之子),于元宪宗七年(1257年)末,攻入南诏都城大理和安南都城河内,迫使两国承认了蒙古的宗主权。” 喇嘛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